教士

作品数:7040被引量:6420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黎平张西平宋莉华吴义雄陈才俊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云关下的万里封侯坊
《文史天地》2025年第3期86-88,共3页谭佛佑 
前不久,偶从央视某节目的播放中,看到今四川隆昌县,尚完好地保留了大约五六座古牌坊,因此隆昌也获得了“牌坊之都”的美誉。这不由使我想起,早在晚清时,一位法国的传教士来到贵阳,在城南的油榨街一段,所拍下的一张被誉为“东方文明”、...
关键词:图云关 东方文明 封侯 传教士 牌坊群 隆昌县 古牌坊 
北京古观象台图志
《航空知识》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本刊资料室 
北京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古观象台。这座观象台始建于明正统7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清康熙年间,比利时来华传教士南怀仁主持新造了一天文观测仪器,安放于观象台上。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
关键词:北京古观象台 天文仪器 康熙年间 明正统 南怀仁 来华传教士 北京观象台 天文台 
浅谈马国贤与那不勒斯中国学院的建立
《中国天主教》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刘平 
在目前已知数量有限的关于来华遣使会士马国贤(Matteo Ripa,1682-1746)的中文论文当中,其在清宫中的绘画活动始终是关注的重点,而在十六世纪来华的传教士当中马国贤的作用并非仅仅体现在绘画上,除去他所从事的绘画和翻译工作。
关键词:绘画活动 马国贤 十六世纪 遣使会 中文论文 传教士 那不勒斯中国学院 
孙立天著《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出版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160-160,共1页王晓丹 
明末清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清朝派出六位“国王的数学家”,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中法在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和交融。到了康熙王朝后期,形势突变,清廷与罗马教廷之间爆发了一场围绕“译名”“祭祖”“祀孔”问题的“礼仪之争”,...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 在华传教 礼仪之争 耶稣会士 路易十四 雍正时期 文化交流 中西思想 
一座研究明清天主教史最为重要的资料宝库——纪念《国际汉学》创刊30周年
《国际汉学》2025年第1期31-42,156,157,共14页汤开建 
《国际汉学》自1995年创刊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份蜚声汉学界的极为重要的学术刊物,而其中发表的近200篇有关明清天主教史的论文成为该刊极具特色的表征。这些论文大规模介绍了明清时期欧洲各国传教士来华传教的人物和史实以...
关键词:明清天主教史 传教士 海外汉学 《国际汉学》 
中国人怕不怕出海
《书摘》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杨念群 
明朝末年,从西土远航而来的传教士初入中国,发现江南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人们出远门需搭乘各类船只,只有近处才用马车和轿子代步。由此得出一个印象:中国人习惯在江湖河道里慢悠悠穿梭,却很怕出海远航,就是住在海边也没有安全感。
关键词:传教士 远航 明朝末年 安全感 出海 
参差不齐的牙齿是野兽和魔鬼的象征
《世界博览》2025年第4期78-79,共2页大卫·爱登堡  
巴厘岛与其邻近的其他岛屿相比,显得非常特殊,为什么会这样,答案或许可以从它的历史中寻得。大约一千年前,信奉印度教的国王统治着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参差不齐的牙齿是野兽和魔鬼的象征电岛和中南半岛,当时的首都位于爪哇岛。...
关键词:巴厘岛 印度教 麻喏巴歇 传教士 中南半岛 宗教信仰 牙齿 13世纪 
被改写的叙事历史——传教士保禄·维亚尔与云南彝族神话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刘建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阿诗玛文化与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编号:21XZW017)的阶段性成果;“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经费支持。
天主教传播与云南彝族神话搜集整理及翻译,作为保禄·维亚尔传教过程中互为关联的文化事件,改写了彝族叙事历史,具有重要的话语实践意涵。创世神话的搜集整理,建构彝族族源历史,推行上帝创造彝族祖先观念;改写神话内容和主题,人类原罪...
关键词:彝学 神话学 天主教传播 民间文学 搜集整理 
数学家的城
《青年博览》2025年第3期40-41,共2页李敬泽 
四百多年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咱们的大明朝,他在一封信中叹道:“似乎整个中国是由一个数学家建造的。”在这位那不勒斯人看来,大明的城市真是整齐啊,方方正正,横平竖直,如同几何图形,似乎有一双无形的、数学家的手在规划一切。
关键词:横平竖直 数学家 一封信 传教士 几何图形 利玛窦 
论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对长征时期红军形象的塑造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徐功献 曹静 
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好学善学形象建设研究”(YCXJ24-A08)。
外国传教士笔下的红军形象是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取得成功的有益视角。传教士薄复礼等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报道了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以及方式,展现了敢于斗争的冲锋者、纪律严明的实践者、人道主义...
关键词:外国传教士 长征时期 红军形象 塑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