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作文

作品数:9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戴平罗治武潘新和潘苇杭王正更多>>
相关机构:射阳县第二中学监利中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安县立发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供料作文写作角度的确立及原则
《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A)》2014年第3期13-15,共3页黄蔚蓝 
“供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门类型。学生写作前首先是选择角度,确定供料作文的立意,以便提炼观点形成文章。“供料作文”选择角度讲求技巧,确定角度讲求原则。
关键词:供料作文 角度 确立 原则 
说说“儿戏不如的供料作文”
《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56-57,共2页黄佳铭 
读完潘苇杭、潘新和所作的《儿戏不如的“供料作文”之“料”》(以下简称“潘文”)(《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后,我感到一阵茫然和不解:高考作文题该如何出才好呢?这些凝聚着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组成员心血、智慧结晶的作文材料,几乎都...
关键词:作文 所有 高考作文命题 命题者 《语文建设》 供料 学生写作 
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
《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2013年第5期32-33,共2页孙宝文 
“材料作文”,又称供料作文,是指命题人向作文者只提供利用的文字材料,并提出要求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作文者依据材料,拟出文题,行文成篇。它是近几年来中考、高考中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训练得好,对此成竹在...
关键词:材料作文 中考 命题形式 供料作文 文字材料 提供利用 作文形式 高考 
儿戏不如的“供料作文”之“料”——从2013年高考作文题看材料观之误导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3年第8期46-49,共4页潘苇杭 潘新和 
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批评了“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材料寓命题者之“意”)特点,认为它造成了学生“被立意”。今年,我们则聚焦在作文题所供之料对学生议论写作材料观的误导上:“被立意”是“被供料”使然。如果说“被立意”...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供料作文 写作材料 精神思想 命题者 议论文 学生 “意” 
供料作文的“四步构思式”
《课外语文(下)》2012年第8期75-75,共1页孙晓艳 
供料作文,或叫情境作文,是一种限而不死的作文形式,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使用所供材料,如何布局谋篇,是学生非常关心而又难以把握好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考时,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切准题旨、观点鲜明、言之...
关键词:作文 指导 
供材料作文多角度求新立意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7期102-102,共1页陈文华 
当今的高考,供材料作文的出题几率越来越高,这样考生对材料的认知理解、谋篇立意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生如果想在高考中写出优秀的文章,那么就得学会对材料的多角度求新立意。实际上供材料作文贵在立意新,而新的立意的来源恰恰是多角...
关键词:供材料作文 立意 案例分析 求新 认知理解 供料作文 高考 考生 
如何写好中考材料作文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年第9期109-109,共1页贺乐珍 
“材料作文”,又称供料作文,是指命题人向作文者只提供利用的文字材料,并提出要求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作文人依据材料,拟出文题,行文成篇。它是中考中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但一些学生面对材料作文束手无策,难以下笔。所以,对...
关键词:材料作文 中考 命题形式 供料作文 文字材料 提供利用 作文形式 学生 
由公开课《高考供料作文审题》说开去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135-136,共2页吴红英 
每次课改的浪头上,总跳跃着作文的身影。作为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作文,这是一个令学生和老师都欲说还休的永恒话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供料作文,初中也训练,高中也训练,重复、无序、浪费。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审题 供料作文 公开课 作文训练 高考 话题作文 语文学科 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写作解密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8年第12期24-25,共2页王礼平 
材料作文亦称供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它由命题人提供语言材料,并附注相关要求,考生需经阅读、分析、提炼、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提示和要求去立意表达,完成写作任务。它具有定向性、多元性、灵活性的特征。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材料作文 作文写作 解密 供料作文 语言材料 写作任务 文字内容 考生 
中学作文情境教学入境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11期44-45,共2页马晓华(教师) 
学生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供料作文,都是在一定情境下的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在这特定的情境中,习作者浮想联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动而辞发,如果离开了这一具体可感的情境,也就无活可说,无事可写。...
关键词:情境教学 中学作文 入境 学生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供料作文 语文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