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史

作品数:77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杜成宪郭齐家陈刚吕逸廖其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0年以前清代科举史研究趋势与述评
《教育与考试》2022年第2期32-43,共12页王学深 
清代科举史是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起,海内外学人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清代科举史的系统研究工作,并大致可将此后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代以前),海内外学人对于清代科举史的研究以制度梳理为主,...
关键词:清代 科举史 古代教育史 
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第11期16-17,共2页张嵚 
“让孩子见世面”已成教育圈的流行语,各路“名师”“专家”的相关金句一抓一把,相关活动更是热热闹闹。这个跑到名校兜一圈,那个跑到名胜古迹打个卡,乍看确实是去见世面,惹来的争议却不少。见世面到底有多重要,在古代教育史上也是个热...
关键词:教育圈 热门话题 王阳明 名胜古迹 发言权 流行语 古代教育史 
南胜书院
《闽南风》2019年第9期50-51,共2页叶燕芬(文/图) 
南胜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元年,位于平和县城往东南二十多公里的南胜镇,原址在南胜镇矾山北坡,与当时的平和县分府府衙隔溪相望。当时书院设有文昌帝君庙,供社会及师生朝拜。庙边有每间约11平方米走廊式的教室、寝室、厨房、办公厅等十余间...
关键词:书院 中国封建社会 古代教育史 文昌帝君 运动场地 教育组织 教育系统 平和县 
兴义笔山书院一瞥
《教育文化论坛》2017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蒲应秋 
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另类教育组织形式。书院之兴,大抵从中国古代的“精舍”“精庐”“学馆”演化而来,它历经唐宋至清末,将近千年的历史。书院最初不具备聚徒讲学的功能。随着书院兴盛,其职责范围渐次扩展,有咨...
关键词:书院 古代教育史 兴义 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制度 教学方式 管理体制 官学 
文房奇葩——仿圈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7年第5期116-118,共3页李四白 
书法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但有余闲惟学帖”,古代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一介书生,都把练一手好字当作自己的基本功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无论是私学、官学都有体系完备的书法课程教育。科举士子们饱读诗书之外,研习书艺是...
关键词:古代教育史 文化地位 课程教育 中国 书法 私学 官学 读诗 
“簪缨不替”与“雅道相传”——东晋南朝王、谢家族教育的丰碑
《唯实》2014年第6期92-94,共3页胡晓明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家族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东晋南朝时期以门阀世族为主的家族教育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时众多的世家大族中,最值得称道的无疑是一流高门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家族教育方面,这两大家族亦像其门第...
关键词:东晋南朝时期 家族教育 古代教育史 门阀世族 世家大族 陈郡谢氏 琅琊王氏 中国 
学习外国古代教育史的思考——基于文化视阈下的研究
《青春岁月》2013年第5期248-249,共2页李金元 
本文以外国古代教育史为切入点,以外国古代优秀文化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西方文化的四大源头:古希腊的民主和理想;古罗马的法律和秩序;基督教的平等与博爱;日耳曼民族的进取和勇敢。通过对古代西方文化的研究,对比我国的传统文...
关键词:民主和理想 法律和秩序 平等与博爱 进取和勇敢 
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究
《群文天地》2012年第8期223-223,共1页陈付庆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荀子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古代教育史 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 教育实践 
敦煌训蒙文献研究述论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12年第2期153-164,共12页王金娥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敦煌文献视阈内的唐五代敦煌启蒙教育研究"(10XJCZH009)
敦煌遗书中训蒙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的办学形式(包括官学、私学、寺学)、训蒙教材、教学内容等,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敦煌遗书中训蒙文献的研究可分为起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兴...
关键词:文献研究 敦煌遗书 二十世纪末 述论 教学内容 八十年代 研究队伍 古代教育史 
书院文化对现代小学德育的启示及探索
《新课程(小学)》2012年第4期132-133,共2页王承根 
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机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它作为独特的教育机构,兴起于唐代末期,是私学的高级形态。书院的教育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管理方面表现出一些与官学显著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书院文化 小学德育 现代 古代教育史 教育机制 教育机构 唐代末期 高级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