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隐喻

作品数:18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莉李气纠房晶张明杰祖利军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湘南学院扬州大学烟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言科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容器—管道”隐喻视域下中医痞满证成因分析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2022年第10期57-61,共5页朱小琴 贾春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514)。
文章试图从隐喻认知的立场探究古人是如何认知痞满证的形成原因。“容器-管道”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隐喻。痞满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主因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所指。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之受纳犹如以容器盛物...
关键词:隐喻认知 痞满病 容器-管道隐喻 脾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管道隐喻视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128-129,共2页冯晓娟 
王勃的诗歌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注入了生命和活力,慷慨激昂,在唐朝及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前人对王勃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题材、贡献、艺术特色、对前人的继承等角度。鉴于此,在语言学家戴浩一用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
关键词:管道隐喻 王勃 诗歌 
翻译的意义建构:管道—认知模式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祖利军 
文章梳理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在融合管道隐喻和认知语言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翻译的"管道—认知"模式。认为翻译归根到底是交际,而交际所需的认知过程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被动、机械的管道模式;相反,作为交际的翻...
关键词:翻译 管道隐喻 认知语言学 意义建构 管道—认知模式 
基于管道隐喻的工作流可视化方法被引量:1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3年第1期327-332,共6页董延昊 滕东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3057、6110016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12AA02A608);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科研基金项目(ISCAS-2010-01)
为直观高效的呈现工作流数据,提出面向大量工作流实例的基于三维管道隐喻的可视化方法。研究了运行阶段工作流数据特点,对流程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面向流程型数据特点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可视形态,将数据映射到三维空间中,以信息...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 可视分析 工作流 流程可视化 人机交互 
智慧之源:书本还是心智?——从管道隐喻视角解读《观书有感》
《云梦学刊》2011年第3期150-153,共4页李气纠 李世琴 
从管道隐喻的视角来看,交际是传送。阅读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交际,是读者对作者体现为文字符号的思想和意义的解读,而语词、句子、段落和篇章都是传递信息的管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基于管道隐喻所构建的语篇,...
关键词:管道隐喻 阅读 交际 传送 
多义动词的框架语义学阐释——以动词“代表”为例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92-96,共5页王勇 
采用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多义动词这一普遍现象,结合认知语义学中的管道隐喻,深入阐释导致多义动词产生的不同语义框架,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语义框架中各框架元素的句法实现方式,进一步揭示不同框架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多义动词 框架语义学 管道隐喻 认知 
对朱熹《观书有感》的语篇隐喻分析——兼与任绍曾先生商榷被引量:4
《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33-38,共6页李气纠 
任绍曾先生的《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一文对朱熹《观书有感》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不乏深刻和精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但其在语篇隐喻分析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所体现的治学...
关键词:概念隐喻 语篇 管道隐喻 理学思想 
管道隐喻的转喻动因
《琼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36-138,135,共4页李岳建 宋建勇 
本文旨在讨论管道隐喻的转喻动因。
关键词:管道隐喻 转喻 动因 
管道隐喻对交际语义问题的阐释及文化反思被引量:1
《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6期66-68,共3页张明杰 房晶 
美国学者Michael Reddy提出的管道隐喻,丰富了Lakoff提出的英语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为我们理解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语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因管道隐喻讨论语义问题时忽略了语言使用的具体社会文化背景,进而忽略词和句子等表达式的社会...
关键词:管道隐喻 言语交际 语义问题 语言与文化 
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被引量:2
《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第5期48-52,共5页覃胜勇 
本文研究管道隐喻的转喻理据。根据Barcelona假设,每一个隐喻的理据由概念转喻提供,转喻是隐喻映射COMMNUNICATION IS SENDING IDEAS的概念前提条件。而COMMNUNICATION IS SENDING IDEAS是管道隐喻这一理想认知模型(ICM)的基本隐喻...
关键词:管道隐喻 转喻 理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