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无

作品数:151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毅杨全顺沈伟华陈来许抗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玄学的抽象思维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宋志明 
王弼等人把人天总体抽象为一个“无”字,主张“以无为本”。这种本体论学说被称为贵无论,崇有论者认为用否定性范畴“无”表示本体并不恰当,而用肯定性范畴“有”表示本体则更为贴切。如果说贵无论是正题的话,那么,崇有论可以被称为反题...
关键词:玄学 贵无论 崇有论 独化论 
裴頠“崇有”思想浅析
《新西部》2024年第10期85-87,共3页吴毅 
玄学发展到西晋时期,从正始到竹林兴起的崇尚自然的放达之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追求及时享乐、放荡浮夸的不良社会风气和思想风气,以致世道败坏、奸佞当道。裴頠“患时俗放荡,不尊儒术……乃著崇有之论以释其蔽”。裴頠“崇有论”围绕万...
关键词:万物之本 贵无论 裴頠 阶级局限性 崇有论 崇尚自然 
王弼贵无哲学思想探析
《文教资料》2023年第24期14-19,共6页彭茜 
王弼是贵无哲学思想的主要建设者,他通过有、无、本、末、体、用的论证,建立起一个精致的宇宙论体系,并创造出一次玄学思辨水平的高峰。王弼还在其宇宙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政治理论,确证了名教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名教出...
关键词:何晏 王弼 玄学 贵无论 宇宙论 社会政治论 圣人人格论 
援道入儒 以释解经——浅谈魏晋玄学视角下的《论语》解读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35-38,43,共5页安然 
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要旨,结合儒家思想,进而探讨自然与名教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潮。在“援道入儒”的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学者们常以道家思想来阐发经义,为经学打上了玄学的时代烙印。《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作,这一时期...
关键词:魏晋玄学 《论语》研究 援道入儒 贵无论 独化论 佛玄合流 
论郭象从道家向儒家的转向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2期1-16,共16页邓晓芒 
郭象在其《庄子注》中从向秀提出的“无心说”出发,总体上又对向秀的玄学视野有所超越,从而在魏晋玄学内部完成了一个从道家形而上学向儒家实学的转向。这一转向从抽象到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即从“无心”转向“独化”、从“贵无”转向“...
关键词:郭象 无心 独化 贵无 自然 名教 伦理学之后 
从“贵无论”到“声无哀乐”:魏晋士人对乐舞语义功能的重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97-104,155,共9页姬宁 
在魏晋玄学影响之下,“有无之辨”成了魏晋时期重要的议题。“以无为本”的“贵无论”触发了魏晋士人们对乐舞的语义功能新的思考与实践,名士们以超越“礼”——寻求“道”——达于“无”的路径,实现了对两汉儒教传统乐舞美学思想的超...
关键词:“贵无论” “声无哀乐” 乐舞 语义功能 
裴頠《崇有论》进步意义探微
《人文天下》2021年第6期51-56,共6页杨正欣 刘星 
魏晋南北朝时期,现实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多元化同步进行,分裂动荡的时代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也带来了思想的繁荣自由,玄学对名教与自然的探索过程蜿蜒而曲折。裴頠生于西晋的士族大家庭,既在朝中有所任职,在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其《崇有论》以...
关键词:裴頠 《崇有论》 名教 “贵无” “宜” 
珍贵无比的景德镇“抗战瓷”
《铁军》2020年第10期14-15,共2页彭远汉 
抗战前景德镇有窑150座,年产量近2亿件;抗战爆发后,特别是日本飞机对景德镇直接轰炸以后,仅剩窑33座,年产量只有3000余万件。爱国的景德镇瓷业工人面对日军飞机频繁轰炸,一直坚持生产各种题材的“抗战瓷”。时至今日,抗战瓷已经成为历...
关键词:全民抗战 历史的见证 教育素材 景德镇 爱国主义 收藏价值 轰炸 
重审裴頠与贵无论之关系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64-73,共10页林凯 
裴頠对贵无论有着双重态度,一方面为对治西晋元康时期偏执空无的贵无论,他提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崇有论体系,但受限于对治情境,这个体系依然存在层次缺失,并因此制约了其理论的深入;另一方面在追求整全真理的意义上,他实质又肯定一...
关键词:裴頠 王衍 崇有 贵无 玄学史 “有无之辩” “自然与名教之辩” 
易学哲学视域中“神”的诸种诠释被引量:4
《周易研究》2019年第5期58-72,共15页赵中国 
"神"是易学哲学论域的重要概念之一,神论是中国传统儒学天人之学内核的一部分。对易学哲学史中"神"之诠释的系统研究,一方面可以呈现易学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天人之学中关于本体的思想。分疏而言,关于"神"的关键解释包括...
关键词:周易 本体之神 贵无论 气本论 理本论 神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