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教科书

作品数:93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珊珊沈玲蓉王国均孙宁陈宇航更多>>
相关机构: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小学国语教科书选文意识形态取向的特点及启示
《教育史研究》2024年第4期127-135,共9页陈先云 
课程内容是根据特定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课程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内容体系,特定的课程内容往往承载着特定的课程价值观。就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内容体系的选择和组织,是以若干篇选文为主要内容组织加工而成的,构成了经过价值选择的小学语文学...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语教科书 选文 意识形态取向 
我国初中语文课本的奠基作——叶圣陶和顾颉刚主编的《新学制初级中学用国语教科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4年第6期4-36,共33页商金林 
清末中学学制为五年,民国元年改为四年。1922年北洋政府推行新学制,自1923年始,中学始分初中和高中,初中学制三年,高中学制也是三年。叶圣陶和顾颉刚突击编辑、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的《新学制初级中学用国语教科书》,是我国现代初中语...
关键词:叶圣陶 顾颉刚 初中国语教科书 商务印书馆 
鲁迅为何拥有那么多日本“粉丝”
《党员文摘》2023年第13期40-41,共2页马紫晨 
近日,一句“孔乙己的长衫”使鲁迅忽然间回归大众视野。不过,当我们将目光从中国移开,聚焦在邻国日本,似乎又能看到不一样的鲁迅形象。世界对鲁迅文学的首篇报道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鲁迅的作品(故乡)被选入日本教育出版株式会社的...
关键词:鲁迅文学 鲁迅形象 鲁迅的作品 孔乙己 国语教科书 大众视野 
国文教员
《读写月报》2023年第11期10-11,共2页金克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已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
关键词:朗读课文 国语教科书 白话文 文言文 国文 提问 小学 
儿童的追寻:《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的编写特色研究
《小学语文》2023年第1期38-42,88,共6页杜安琪 
教科书是教育历史活动的信息承载者和特殊参与者,它应时代需要而产生,同时记录着时代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情况。《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以尊重儿童作为编写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价值取向上,以儿童为核心,追求趣味化;...
关键词:民国教科书 《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小)》 编写特色 
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汉诗选材研究——以《春晓》诗为例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9期98-102,共5页徐程成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当代日本青少年汉诗文教育中受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立项号:ZD202008517)。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中日两国在互赠医疗物资时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诗句引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共鸣。可见在东亚文化圈内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诗文,有助于跨越中日语言障碍,实现高水平的意向交流,传递互通的情感和思想,建立两国人民...
关键词:东亚文化圈 文化认同感 情感共鸣 医疗物资 《春晓》 汉诗文 互信关系 疫情爆发 
《分部互用儿童国语教科书》的经典化历程
《小学语文》2022年第10期9-13,共5页张心科 
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0jyxm1786)。
陈鹤琴等人编写的《分部互用儿童国语教科书》在1934年刚出版时被认为很符合儿童心理,20世纪40年代被认为虽然符合不同地区的儿童心理但存在一定弊端,20世纪50年代因受杜威的儿童本位思想影响而存在争议,2000年至今被认为是教育智慧的源...
关键词:陈鹤琴 分部互用儿童国语教科书 经典化 
许地山的最后六年
《财新周刊》2022年第28期86-90,共5页黄心村 
对华语世界里长大的几代人来说,“落华生”这个笔名定会唤醒不少童年记忆。许地山以这个笔名发表于1922年的短篇散文《落花生》,文字浅显、素朴、通透,且充满童趣,自1929年被纳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时代国语教科书》(初中)开始,在华...
关键词:许地山 童年记忆 语文课本 《落花生》 商务印书馆 国语教科书 笔名 华语 
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美育思想的审美向度——以《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为例被引量:1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98-104,共7页刘雍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民国时期广西教育期刊研究”(XYCSR2021027)。
民国时期,在蔡元培“学校美育”思想的引领下,审美教育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程当中,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其教材语言中的童言真情、教材插图中的童心所指、教材选材中的童趣引领,皆蕴含着浓厚的儿童美育思想...
关键词:民国时期 小学语文教材 儿童美育 审美向度 
最早编入国语教科书的新文学作品考辨
《昆明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1-26,93,共7页王艳华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初中语文乡土文学教学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1J0740)。
1919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庄适主编的《新体国语教科书》第三至第五册中编入六篇新文学作品,即两篇歌谣体儿童诗《放羊歌》《小鸦歌》、两篇童谣《时辰钟歌》《小弟弟歌》、一篇寓言《小鸡不听母鸡的话》和一篇游记散文《远足会》...
关键词:儿童文学 新体国语教科书 新文学 文学性 童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