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

作品数:610被引量:42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林王友奎李四龙张建宇张文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创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顗所说“北地师”与北朝法华信仰关系考
《传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5-20,共16页李四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现存智顗著述偶以“北地师”这个笼统的称呼,略述北方僧人对《法华经》的不同理解。中国北方现存大量表现法华信仰的壁画、造像,但现存佛教文献淡化了北朝法华信仰。本文聚焦《法华玄义》4处“北地师”用例,还原以地论师为主的北方《法...
关键词:智顗 北地师 北朝法华信仰 佛教解经学 
《法华》译疏与中国哲学“权”概念的发展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4期150-157,共8页俞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编号: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权”和“方便”本是早期佛典汉译中使用的两个名词,由于在《法华经》译介中用于同一品名,二者关系也成为揭示《法华经》深意的一个角度。南北朝时,光宅法云通过《法华经》诠释指出了“权”和“方便”综合而丰富的关系,超越了“权”概...
关键词:《法华经》权方便 法云 
一座学术与信仰的桥梁——《观心自在:香港观音诞与观音信仰探源》评介
《法音》2024年第8期74-76,共3页黄威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敦煌文献汉文写本物质形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BZW075。
观音信仰自公元2世纪左右在北印度形成后逐渐传播于亚洲其他地区,使观世音菩萨成为佛教中最广为人知的形象之一。在中国,自竺法护将梵文《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译为中文后,观音形象在中国得以流行,并逐渐演变出很多具有本土与地方...
关键词:观音信仰 观世音菩萨 正法华经 竺法护 光世音 观音形象 普门品 观心 
观音与妙音随类应化对比研究
《法音》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常净 
观音菩萨和妙音菩萨都是大乘菩萨中非常著名的代表性菩萨,在众多法会中都是作为上首菩萨的身份助佛弘扬佛法。尤其在法华会上,两位菩萨以弘扬妙法为已任,并随众生因缘,助佛弘宣妙法。《妙法莲华经》中的〈妙音菩萨品〉和〈观世音菩萨普...
关键词:《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 弘扬佛法 法华 普门品 观音菩萨 众生 大乘 
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二辑)陆续出版
《敦煌学辑刊》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主编的“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二辑),陆续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新近出版六种著作分别是: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许栋《中国中古文殊信仰研究》、张颖《敦煌佛经音义语言研究》、红...
关键词:郑炳林 契约文书 文殊信仰 法华经 敦煌学 文化出版社 兰州大学 习惯法 
2020年甘肃泾川新出北魏佛教造像碑考
《美成在久》2024年第2期44-57,共14页吴荭 郑海龙 
2020年甘肃省泾川县新出土了三件佛教造像碑,其时代明确,内容丰富。它们是继泾川宋代龙兴寺佛教窖藏坑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对于认识北朝时期泾川佛教像碑及其特征等有重要意义。其中两件北魏像碑反映了北魏晚期法华经思想,构图上带有陀罗...
关键词:云冈石窟 龙兴寺 北魏 北朝时期 佛教造像 法华经 泾川 窖藏坑 
北魏太和十三年“贾法生兄弟造”释迦多宝造像浅析
《东方博物》2024年第1期1-10,133,共11页胡选奇 
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珍藏一件北魏时期的释迦多宝并坐像,是公元489年九门县南乡村贾法生兄弟四人为悼念亡去的父母而造。其造像形制是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常见样式,造像背后蕴藏的也是北魏时期法华信仰的普遍体现,其在表达对于现实生活祝...
关键词:北魏 释迦多宝 法华 九门县 
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
《中小学班主任》2024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前身为安碧莎罗学校、法华小学、法华学校、湛江市市立第一小学、正义中学原校址。2015年,高中部搬迁至开发区新校区,霞山校区成为湛江市第二中学初中部所在地。2018年,小学部正式办学,现为集二中小学部、...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 九年一贯制 初中部 新校区 广东省湛江市 法华 中小学 教师队伍 
“天花乱坠”与绘画偶然性
《国画家》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郑庆余 
《法华经》描绘佛祖讲经的场面:“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摩诃曼珠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1]天花如雨一般漫天飞舞,飘落而下,有的零零落落,有的聚成一团,有的...
关键词:《法华经》 讲经 曼陀罗 偶然性 漫天飞舞 三昧 基本规律 
法华思想统摄下的礼忏空间——莫高窟第23窟功能蠡探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292-304,587,共14页陈凯源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陕西省石窟寺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唐长安对敦煌石窟影响研究”(C2021—003);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唐代敦煌密教经变研究”(2021TS057)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法华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敦煌作为佛教圣地,其法华信仰源远流长且具有深厚的信仰基础。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情况来看,当中保存有总数五千号以上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
关键词:《法华经》 《妙法莲华经》 大乘佛教 信仰基础 鸠摩罗什 礼忏 敦煌藏经洞 佛教圣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