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节

作品数:1610被引量:3691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冀飞孟子厚郗昕陈艾婷韩东一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记》单音节动词的情状类型被引量:3
《语文研究》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蒋绍愚 
“情状(situation)”研究的是动词的时间结构。文章把《史记》的1002个单音节动词(或义位)分别归于“活动”“状态”“达成”“瞬成”四个情状类型,并对四个类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史记》 动词 情状类型 动态性 持续性 终结性 
汉语并合造词法的特质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5
《语文研究》2017年第2期1-6,共6页张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汉语词汇特征的二语词汇教学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5JJD740006);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汉语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创新平台"(项目编号:17PT02)的经费支持
汉语并合造词法指将两个音节共同承载的语义归于其中一个音节,为构造复合词提供语素或造出单音节词的造词方式,包括复合词并合、单纯词并合和词组并合三种类型。并合造词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词长:一方面,受复合词双音节词长的限制,需用...
关键词:造词法 并合 词长 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 
“宁”标复句的表值解析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宋晖 
"宁"标复句在现代汉语中不是一种高频复句,文章认为它与"宁可"复句共存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广义语用价值一致,同时在狭义语用价值上有其独特性。文章从"宁"标复句的语表形式入手,着重分析了其语用价值,认为其在新闻标题和标语口号等方面...
关键词:“宁”标复句 工整 单音节 语势 对比 
万荣方言的程度副词被引量:8
《语文研究》1999年第2期54-57,共4页吴建生 
关键词:万荣方言 单音节形容词 普通话 程度副词 “太” 否定副词 “有些” 语气 副词性 “不” 
山西阳泉方言入声舒化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52-53,共2页曹瑞芳 
山西阳泉方言入声舒化的初步分析曹瑞芳山西阳泉方言是晋语的一个方言点,保留有独立的入声调类。阳泉方言有五个单字调:阴平313,阳平44,去声52,去声24,入声4。绝大多数中古的入声字,在今天的阳泉方言中仍保留入声调的...
关键词:阳泉方言 初步分析 普通话 入声调 入声字 山西 单音节动词 古次浊声母 单字调 子尾 
广州话形容词表示程度差异的方式被引量:13
《语文研究》1994年第3期51-57,共7页邓少君 
广州话形容词表示程度差异的方式邓少君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一般他说,性质、状态总不是绝对的,会有程度高低的差异。本文试图探讨广州话形容词表示程度差异的方式。非谓形容词没有程度的差异,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一、单音...
关键词:单音节形容词 广州话 普通话 双音节 主谓结构 程度副词 现代汉语语法 广州方言 最高级 语法功能 
海丰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94年第1期38-42,共5页潘家懿 
海丰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潘家懿海丰县是广东省东南沿海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县份。该县90万人口中,70%的人讲“海丰福佬话”即闽南话,其余居民多数讲客家话,此外,还有少数民族居民讲“白话”(粤方言),他们分布在沿海几个乡镇;...
关键词:重叠式形容词 海丰话 单音节形容词 普通话 重叠形式 生动形式 结构助词 双音节 程度补语 语法作用 
万荣方言语法的两个特点被引量:3
《语文研究》1991年第2期43-47,共5页吴建生 
万荣县位于山西南部,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解州小片。万荣县内部语音、词汇均有差异,语法特点大体一致。本文标音、举例均以城关方言为准。有关万荣方言的语音系统及变调情况,详见拙作《万荣方言志》(《语文研究》增刊11,1984年)。一重叠...
关键词:重叠式形容词 万荣方言 名词重叠 重叠式名词 单音节形容词 双音节 重叠使用 万荣县 山西方言 语法特点 
词尾“自”类说被引量:7
《语文研究》1989年第4期16-19,27,共5页刘瑞明 
汉语词头、诃尾的研究,长期处于静止停顿状态,《语言学论丛》第六辑(1980)蒋绍愚《杜诗词语札记》对“自”字提出“词缀”性质的判定。从所述“犹自”、“空自”等词中“自”字的虚义和粘附特征看,所言“词缀”当实指词尾。这是近几十...
关键词:词尾 助动词 副词 词缀 先秦两汉 单音节形容词 语言学 诗词曲 历史时期 汉语词汇 
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3
《语文研究》1989年第1期1-9,共9页A.贝罗贝 
零引论:现代汉语的“把”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一般是“NP1+ba+NP2+VP”(NP1=名词组,是主语;ba[“把”或“将”]是介词,用来引接当宾语的NP2;VP=动词组)。现代汉语的“把”字句已经有许...
关键词:动词构成 现代汉语 语法化 介词 处置式 双宾语结构 单音节动词 名词组 连动式 祖堂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