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缘

作品数:41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建伟费东佐邱高兴李娟钱建状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佛教文化》《中华文化论坛》《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杜甫诗歌中的佛教因缘
《佛教文化》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静琳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早年研习儒学,二十岁时开始漫游吴越齐赵,过了十年左右裘马清狂的生活。三十五岁以后到长安求官,不幸落第。此后两次献赋,得到皇帝的赏识,却没有得到官职。他在长安困居十年,生活颇为艰...
关键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歌 裘马清狂 卫率府 献赋 三十五岁 安史之乱 十年 
苏东坡的佛教因缘
《书屋》2023年第6期60-61,共2页杨和畅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本土化,其影响力也在传播与变革中不断扩大。在北宋初期,宋太祖便下令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措施,同时派遣使者西行求佛法;而后宋太宗为教化百姓、巩固自身统治,积极推动儒、释、道三教并重,兴建了太平兴国寺。此时佛教的...
关键词:佛教传入 太平兴国 北宋初期 苏东坡 宋太宗 佛法 本土化 佛教因缘 
论刘蕺山的佛教因缘与儒佛之辨
《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2期120-127,共8页冯前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编号:14ZDB003);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傅山子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编号:2021YJ069)的阶段性成果。
晚明大儒刘蕺山一如其他宋明儒者,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蕺山先生的著述语言中,有许多佛教概念及典故的使用;他经常出游绍兴云门六寺并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有不少诗句流露出对于山寺清幽生活的认可及留恋;对于三教九流曾有“万物并育...
关键词:刘蕺山 佛教因缘 儒佛之辨 
张大千艺术创作的佛教因缘探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17-21,共5页周万里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张大千研究)一般项目“佛教思想和文化对张大千艺术人生的影响”(zdq2019-11)。
张大千一生和佛教的关联紧密,深受佛家思想和佛教艺术的影响,佛教的滋养在他艺术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百日和尚”的经历和“石涛专家”,到成为有体系、成规模地临仿研究敦煌“第一人”,正是他与佛教渊源的深刻体现。而...
关键词:张大千 绘画艺术 佛教文化 
乱世里何去何从
《中华遗产》2019年第12期82-93,共12页陶襄 
有因方有果,有果必有因。佛教因缘故事,勾连起过去、现在与未来。北期纷纭乱世,战乱不息,物欲横流,何处寻一份内心的安宁?走入敦煌石窟,看北朝时人绘制的因缘壁画,在一因一果中,体会信仰的力量。
关键词:敦煌石窟 物欲横流 佛教因缘 乱世 何去何从 
程智的佛教因缘三教观与儒释观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19年第4期121-129,共9页周齐 
本文为程智研究系列文章之一,意在探讨程智的佛教因缘、三教观与儒释观。处明清之际,基于对传统资源及时代思潮的反思,程智出入儒释,其初心与立场意在绍继宋儒,确立其“立人辨物宗说”,并在此说的逻辑框架中,阐发其三教观与儒释观,提出...
关键词:程智 佛教因缘 三教观 儒释观 
唐诗中的佛教因缘
《法音》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李懿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东土。至唐代,随着政治外交的开明、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开放和宗教政策的包容,佛教得以迅速地发展。在写作内容上包罗万象的唐诗,需要吸收更广阔的生活图景来充实其内涵,加之有些诗人本身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
关键词:佛教传入 唐诗 因缘 政治外交 社会经济 宗教政策 文化教育 写作内容 
儒道“阴阳和合”与佛教“因缘和合”比较
《台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8-12,共5页陈爱平 于忠伟 安贵臣 
"和合"一词在儒教、道教中,意义较为接近,尤其是在起源阶段,"和合"一词在儒教、道教中是同源的。佛教中使用"和合"也很普遍,与儒教、道教相比,"和合"一词有相近的意义,也有不同的含义。"阴阳和合"在儒教、道教中具有普遍的哲学、社会、...
关键词:儒教 佛教 道教 阴阳和合 因缘和合 
丰子恺的佛教因缘
《书屋》2017年第9期26-28,共3页陈卫卫 
漫画家丰子恺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丰子恺身上,既有诗意盎然的艺术性,又有超尘脱俗的佛性,二者的融合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株奇葩。丰子恺的佛性可以说是生而有之的。从很小的时候起,丰子恺就不能吃肉,一吃会呕吐,他自...
关键词:丰子恺 佛教 因缘 中国现代 素食主义 漫画家 艺术性 艺术史 
明清黔中文士之佛教因缘及涉佛诗文内涵探赜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3期135-139,共5页杨锋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贵州佛教诗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XZW039)阶段性成果
明清以来贵州佛教发展出现兴盛局面,黔中文士亦与僧人广泛交游,特别是明清黔中文士读书讲学山寺及明季士大夫逃禅,体现出了明清黔中文士与佛教较深厚的因缘。综观明清时期黔中文士涉佛诗文,其内涵则主要体现在谈论佛教义理,描写寺庙山...
关键词:明清 黔中文士 涉佛诗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