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分

作品数:5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娄庆华高朝俊张开赵静宇戴海崎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中文自修》《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考作文评分“基础等级”重要指标分类及解读被引量:7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张开 
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新高考语文科考查目标和考试内容研究”(课题编号:GJK2017010)阶段性成果
从《考试大纲》写作部分考试范围与要求和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入手,对考查最核心的“基础等级”内容归属于“内容水平”“结构水平”“语言水平”“表达方式水平”四个指标分类,并进行解读,力求梳理出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厘清长久...
关键词: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指标分类解读 
高考作文评分误差原因分析
《语文建设》2017年第1X期43-45,共3页项香女 
高考作文评分因其主观性而颇具争议,网上阅卷之后,虽然有三评、抽查及仲裁,作文评价质量大有提高,但误差现象仍然存在。导致评分误差的原因很复杂,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命题原因造成评分误差高考作文题既要有内容、文类上的...
关键词:评分误差 网上阅卷 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现存问题及另一种构想被引量:3
《语文月刊》2016年第1期4-9,共6页赵静宇 柳博 
高考作文60分,占高考总分值750分的8%。这样的一道举足轻重的大型主观题,如果离开了科学的评分方式,将会严重影响高考的信度和效度。现在的情形是,一方面,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评分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误差较大、分数趋中等问...
关键词:评分方式 高考作文 作文评分 主观题 分值 分数 阅卷 
高三作文教学点滴思考
《新教育(海南)》2013年第8期44-44,共1页杨雪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作文教学更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高三作文教学则应该突出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抓牢根基,寻求发展高考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与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近几年的考...
关键词:作文教学 寻求发展 写作 有机整体 高三 作文训练 高考作文评分 密切联系 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 
美于高考作文评分标难的反思与构想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1年第7期122-125,共4页纪荣海 李军 
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历史演变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整体评分,即列出几条评分标准,由评卷员根据整体印象评分。这一评分法最大的问题是主观随意性大.误差大。第二阶段:分项分...
关键词:作文评分 高考作文 主观随意性 反思 评分标准 恢复高考 历史演变 分项评分 
高考作文评分大揭秘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闫会才 
高考作文如何评分,一直是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和指导老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了解这个问题,对于正确应对高考,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自然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本文结合各省作文评分细则、补充规定等,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关键词:高考作文 作文评分 指导老师 评分细则 考生 分数 
解读高考作文评分潜规则
《科海故事博览》2010年第12期I0016-I0017,共2页孙如明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此文可判为56分,因为作者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
关键词:作文评分 高考 潜规则 解读 语言功底 2009年 逻辑混乱 书卷气 
高考作文评分也有“潜规则”——从《朝圣》的得分看高考作文评分的缺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10年第4期71-72,共2页孙如明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本文可判56分,因为作者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天...
关键词:作文评分 “潜规则” 高考 朝圣 缺憾 得分 语言功底 2009年 
解读高考作文评分潜规则
《高中生(高考)》2010年第3期10-11,共2页孙如明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此文可判为56分,因为作者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
关键词:作文评分 高考 潜规则 解读 语言功底 2009年 逻辑混乱 书卷气 
关于高考作文评分弹性的反思——从《朝圣》的得分看高考作文评分的缺憾
《语文月刊》2009年第12期30-31,共2页孙如明 
2009年浙江高考阅卷,一篇题为《朝圣》的作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本文可判为56分,因为作者审题恰当,语言功底扎实,结构独特,全文透露出难得的书卷气;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文语言晦涩,主题不清,逻辑混乱,是典型的"
关键词:高考作文 阅卷老师 语言功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