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作品数:338被引量:10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映潮王家伦周玲刘庆昌李致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荆州区教学研究室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于“句末之处”见情感
《语文学习》2023年第9期23-24,共2页顾佳莹 
师:学完课文《狼》,老师想问一问你们,作者蒲松龄对待狼的态度是什么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生:从文末作者的评价,“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报以嘲笑、蔑视的态度。
关键词:《狼》 课文 蒲松龄  态度 
初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2023年第9期24-25,共2页吴欣歆 
《狼》是文言短篇小说,教学应兼顾“文言”和“小说”,帮助学生借助文言理解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体式特征。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集中阅读现当代短篇小说,执教《狼》需要帮助学生了解阅读小说的关注点。小说营造的环境,“晚”“野”“麦...
关键词:《狼》 紧张感 初中文言文教学 文言短篇小说 体式特征 七年级 关注点 现当代 
奥妙在比较中显现
《语文学习》2023年第9期18-19,共2页蒋祖霞 
师:我们学习蒲松龄的《狼》,确切地说是《狼三则》其二,另外两则,昨天也布置了阅读,课代表很认真,还完成了一张表格,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现在请大家结合图文,谈一谈你的读后感受。生:《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那么多,这三则却充满了血腥...
关键词:爱情故事 《聊斋志异》 读后感 蒲松龄 《狼》 屠夫  有意思 
文本的多层次解读——从《教师教学用书》有关《狼》的课文研读谈起
《语文学习》2021年第12期53-57,共5页陆园 詹丹 
一、引言蒲松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中的第二则,选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1]该小说曾多次入选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已经成为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但是这篇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文章较少,可能大家认为,小说本身层次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 《狼》 经典课文 课文研读 七年级上册 《聊斋志异》 解读文章 多层次 
也说“前狼”之“诱”
《语文学习》2020年第4期1-1,共1页李进 
读葛筱宁老师《“前狼”之“诱”》(《语文学习》2019年第4期),对蒲松龄《狼》一文中“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之“诱”字的含义感到良多趣味。葛老师认为此处的“诱”应译为“诱骗”。但若按照《教师教学用书》译为“诱惑”,同样有其...
关键词:《狼》  老师 《教师教学用书》 蒲松龄 
“前狼”之“诱”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9年第4期73-73,共1页葛筱宁 
统编和沪版语文教科书均选入蒲松龄的《狼》一文。其中一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统编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和沪版《教学参考资料》都认为这里的“诱”意为“诱惑”。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教科书 教学参考资料 《狼》 蒲松龄 
多音字读错的背后
《语文学习》2008年第9期34-35,共2页刘水利 
教室里回荡着琅琅的读书声.我们在学习蒲松龄的《狼》这一课。经过事先的预习,朗读进行得很顺利,个别学生还加上了感情色彩。
关键词:多音字 感情色彩 个别学生 《狼》 蒲松龄 学习 读书 教室 
文言文岂能如此诵读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08年第7期122-123,共2页杨先武 
文言文教学必须注重诵读,这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诵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个别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等。无论哪种形式的诵读,都应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或体验作者的情感为宗旨,而不是为了单纯地训练技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诵读 语文教师 思想观点 训练技巧 语言规范 特级教师 《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