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品数:169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庆和何晓梅鲍道宏濮坤彭赟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市实验小学南京师范大学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掌握语文阅读策略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为例
《小学教学研究》2025年第7期87-89,共3页方卫成 
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是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进而成为积极阅读者的必要举措。常用的阅读策略有复述、预测、提问、图像化、联结、推理、概括、快速阅读、有目的地阅读、自我(理解)监控等。文章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从“想...
关键词:阅读策略 阅读理解 古诗教学 
于多重“孤”中悟离别之情——《芙蓉楼送辛渐》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3期36-39,共4页王红燕(执教) 汤瑾(评析) 
板块一读,淡淡离愁师:幼而学语,壮而行文。今天我们继续畅游国学之海。师:我们在二年级时学过一首送别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生读)师:给她掌声!我们在课外还学过这首送别诗,一起读。
关键词:送别诗 教学实录 《芙蓉楼送辛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赏景 入境 悟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3期40-44,共5页杜双燕(执教) 王红燕(评析) 
一、以图赏荷,以诗引诗(生课前读诗)师:同学们好!你们的朗读可真好听,神采奕奕,整整齐齐。老师想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游戏名字叫“看图猜诗”,聪明的你们能猜出来吗?(出示图片)生:《小池》。师:一猜就对,果然聪明。会背吗?
关键词:悟情 教学实录 小游戏 看图 读诗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统编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
《安徽教育科研》2024年第28期19-21,共3页程磊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过...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程资源 创设情境 
低年级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年第12期42-44,共3页刘晨曦 
跨学科学习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或探究特定主题,旨在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种学习模式能帮助学生克服各个领域的障碍,从多个维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增进对不同领域知识的理...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综合性视角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校园人文景观:碧荷塘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张艳伟 
碧荷塘位于湖北经济学院桔苑北。此塘碧波荡漾,荷叶茂盛。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穷的碧绿,娇美的荷花,为校园增添了诗情画意,也寓意师生洁身自好。
关键词:映日荷花别样红 湖北经济学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校园人文景观 荷塘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情画意 
古人如何过酷夏
《小学生导读》2023年第7期26-27,共2页覃慧瑕 
夏天是最难熬的,现代人还好过些,有空调和电风扇可以避暑,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些,诗人们还很注重自己的仪表,穿戴整齐不肯袒胸露腹。他们是怎么过夏天呢?调整心态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关键词:映日荷花别样红 调整心态 接天莲叶无穷碧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电风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深度解读与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2023年第5期54-57,共4页周语珈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作者通过赞美西湖的景色,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及二年级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教学用书侧重于对写景的分析与设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文”不...
关键词:景语 情语 深度解读 教学建议 
把握低段特点,有效突破古诗教学难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磨课记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年第4期62-64,共3页黄蝶晖 
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是低段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来把握教材,不断改进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展开学习过程,突破学习瓶颈。
关键词:低段 古诗教学 磨课 
古诗解读,注意“过犹不及”
《小学语文教师》2023年第2期23-24,共2页张晓华 
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诗。近日,听了一位老师在课堂中对这首诗后两句的解读教学,令笔者产生了一丝困感。在教学过程中,一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诗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关键词:过犹不及 古诗解读 净慈寺 送别诗 林子方 杨万里 教学过程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