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诗歌

作品数:62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剑蒋显文王芬王萍刘立辉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南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略特诗歌的隐喻性语言特征探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刘远远 
艾略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诗歌理论家,他的诗歌理论及创作对英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隐喻性是艾略特诗歌语言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巧用修辞实现语言的隐喻性;第二,化用典故实现语言的隐喻性;第三,借用象征实...
关键词:艾略特 诗歌语言 隐喻性 典故 象征 
T. S.艾略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与比较宗教学
《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1期153-163,共11页林辰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青年课题“非正式交流与现代文学的生成:T.S.艾略特信札研究”(WYZL2022SH0006)的阶段成果;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留金选[2022]77号)的资助。
学界对佛教思想在T.S.艾略特思想体系中的位置有着长期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在于其比较宗教学观念。比较宗教学深刻地影响了艾略特的哲学学习进程,也塑造了其佛教思想的基本模式。通过对早期比较宗教学家,包括穆勒、泰勒、弗雷泽、列...
关键词:比较宗教学 T.S.艾略特 佛教思想 
艾略特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与接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39-44,共6页石苗苗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英国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空间释读》(B 210201016)。
T.S.艾略特作为现代派诗歌的著名诗人,其文学影响力不容小觑。20世纪20年代以降,中国学界对艾略特展开了多方位的探讨,首先是对他的诗歌进行了译介,尤其是集中分析了他的代表作《荒原》。在艾略特作品以及诗论的研究方面,叶公超、赵萝...
关键词:T.S.艾略特 诗歌 译介 研究 
英美现代文学中的隐喻研究——评《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
《语文建设》2021年第22期I0005-I0005,共1页孔繁冬 
在西方现代诗歌创作中,隐喻从一种修辞方法被提升到了“信仰”的高度--仿佛离开了这种含蓄而抽象的表达方式,诗人们便举步维艰,不能同步于世界的脉搏,也无法与读者一同嗟叹苦短的人生。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诗歌创作的标志性人物,也是...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现代诗歌创作 《荒原》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徐志摩 夏济安 诗歌研究 现代派诗人 
比较研究华特华兹与艾略特诗歌的情感表达方法
《北方文学》2019年第8期87-87,共1页李宗达 
威廉·华特华兹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Eliot曾在自己提...
关键词:情感表达 客观对应物 浪漫主义 
论诺奖文学作品中语言隐喻手法的运用——以艾略特诗歌为例被引量: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110-113,共4页乔莉萍 陈荔弦 
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语言学的新世纪外国文学作品译介与传播问题研究"(L13AYY004)
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诗歌革命"的发动者,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古典语言的广泛运用与历史典故的恰当再现,语言使它所谈及的一切都化为隐喻。隐喻之中包藏着诗、真理和美,其表现手法在诺贝尔获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普遍的。在艾...
关键词:隐喻 语言 诗歌创作 表现手法 
艾略特诗歌中借物抒情的翻译研究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9期91-92,共2页王芬 李珍 
课题(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现代主义文学语言表达的困境——T.S.艾略特突破此困境的语言艺术研究》,编号14C0399)的研究成果之一
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对诗歌内容的选择而且对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很重视。本文从艾略特如何运用“客观对应物”借物抒情、用晦涩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的基础上,探讨在翻译其作品时,如何...
关键词:客观对应物 借物抒情 翻译 
探讨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远距取譬”与联想
《求知导刊》2017年第22期157-157,共1页王芬 潘依婷 胡大伟 
本文为课题“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现代主义文学语言表达的困境一T.S.艾略特突破此困境的语言艺术研究”(14C0399)的研究成果之一.
“远距取譬”的比喻原则是在玄学派超常夸张的比喻基础上发展而成。文章基于现代主义代表诗人艾略特对“远距取譬”原则的发展,结合艾略特诗歌中的比喻,分析了“远距取譬”与联想的关系以及这种创作方法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艾略特 “远距取譬” 联想 
T·S·艾略特诗歌中的身体书写被引量:1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292-303,共12页王晓青 
T·S·艾略特把身体书写纳人诗歌,在身体上写下各种符号,表达不同的思想。艾略特诗歌中的身体文本可归纳为双性同体、女性身体、变形身体、死亡身体以及病患或残损身体。对身体文本进行考察,可以窥见作为文本内修辞手段、历史语境中...
关键词:身体文本 艾略特诗歌 暗喻 话语 身份 
艾略特诗歌《荒原》的早期版本研究
《外国语文》2016年第6期32-36,共5页赵晶 
东华大学文科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项目"互联网时代英美诗歌的创作与传播范式流变研究"(16D111415)的研究成果
《荒原》的版本是研究这首著名诗歌的基础,但是我国学界鲜有该方面的探讨。目前《荒原》在英美学界最常用的8个版本中包括最早的4个版本,充分研究这4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是研究这首诗歌创作过程与传播出版的重要手段,是更深刻地认识这首诗...
关键词:《荒原》 版本研究 诗歌研究 艾略特 现代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