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

作品数:23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飚樊新强李卉王黎陈鲁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写作》《人民教育》《杂文选刊》《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细寻文本“矛盾处”,巧设阅读兴趣点——以《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第11期54-58,共5页樊新强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带领学生沉浸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激趣"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本案例中,教师努力探寻文本内外的多重矛盾,希望利用矛盾点,给学生造成阅读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
关键词:矛盾 激趣 语言形式 写作意图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例赏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7年第7期119-123,共5页樊新强 范飚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
关键词:情感基调 语言形式 鲁迅手稿 教者改稿 
先生本色是诗人——再读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当代学生(读写)》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金罗兰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华东师大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是鲁迅为白莽(原名徐白,又名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言,原题为《白莽遗诗序》。在这篇序文中,鲁迅表达了对青年亡友白莽的深切怀念。并用诗一般的语言...
关键词:鲁迅 序言 诗集 高中语文第三册 华东师大版 《孩儿塔》 课文 原名 
白莽与彼得斐——我这样教《为了忘却的记念》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1期32-33,共2页陈鲁峰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是把白莽当成“中国的彼得斐”来赞颂的。行文采用两条线索:明线写作者与白莽的三次相见,将作者感受到的白莽形象尽力汇聚起来;暗线写白莽与彼得斐之间的性情相肖与文学才华的相仿,彰显了白莽的个性、...
关键词:白莽 “中国的彼得斐” 明线 暗线 
感受鲁迅的魅力——以《白莽作〈孩儿塔〉序》中的几个比喻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5年第1期49-50,共2页黄歆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中的几处比喻历来是教师上课时的重点,但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作具体的辨识。鲁迅先生在创作本文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体力难以支撑较长时间的写作,但却不惜浓墨在结尾处设置如此之多的比喻,必有内涵。本文...
关键词:鲁迅 《白莽作〈孩儿塔〉序》 比喻 魅力 
“却”字引起的思考——关于课文《白莽作〈孩儿塔〉序》被引量:2
《语文学习》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范飚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
关键词:《白莽作(孩儿塔)序》 “却” 课文 教学过程 学生 文章 句意 写作 
史济行和鲁迅的《白莽遗诗序》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年第11期102-104,共3页林夏 
史济行,《鲁迅全集》的注释是:又作天行,笔名史岩、彳亍、齐涵之等,浙江宁波人。当时常在文艺界招摇撞骗。他广为人知的一案是骗取鲁迅的《白莽遗诗序》。《鲁迅日记》对史济行的最早记载,见于1928年10月19日:"得史济行信","午后复"。1...
关键词:史济行 诗序 《鲁迅全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孩儿塔 浙江宁波 文学丛报 《人间世》 李何林 《语丝》 
执著在路上——执教《白莽作〈孩儿塔〉序》有感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9期9-12,共4页李琳 
我有幸代表上海市参加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教鲁迅先生的《白莽作〈孩儿塔〉序》一课,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一个语文人能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赛事,获专家指点,与同行切磋,乃荣幸之至!反思自己这次课堂教学,收获多...
关键词:《白莽作(孩儿塔)序》 《孩儿塔》 执教 执著 课堂教学 鲁迅作品 观摩研讨会 中青年教师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例赏鉴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4年第7期127-130,共4页李琳 陈小英 
《白莽作〈孩儿塔〉序》这篇700字的短文,写于1936年3月11日夜,离鲁迅辞世220天。如何理解这篇小体积大味道的文章?如何理解鲁迅深沉复杂的情感脉络?这对十六七岁的孩子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者试图还原晚年鲁迅的心境,不仅仅是...
关键词:晚年鲁迅 情感脉络 鲁迅手稿 大爱大恨 
谈谈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
《语文月刊》2013年第11期52-53,共2页李军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是不争的事实。教鲁迅作品应该教什么?我以为应当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情感;教鲁迅作品中富有“穿透力”的思想。下面笔者就以教学《白莽作(孩儿塔)序》...
关键词:《白莽作(孩儿塔)序》 鲁迅作品 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穿透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