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应

作品数:1089被引量:1802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邱兴隆李川邱帅萍陈兴良刘守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律、自由与伦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法律观
《学术月刊》2024年第11期32-41,共10页方博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范式转换研究”(22ZXA001)的阶段性成果
相比于其哲学观与国家观,《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的法律观是最忠实于黑格尔思想的部分。此时的马克思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继承了黑格尔关于法是自由的定在的定义,并由此区别于康德和费希特关于法与自由的关系的理解。马克思在《莱茵报...
关键词:法律 自由 报应论 离婚法 伦理 
积久而返本:《太平经》“承负说”新论
《文史哲》2024年第3期68-81,165,166,共16页伍小劼 
《太平经》有其独特的理论背景,在此之下,《太平经》提出了承负说。承负的表现可分为自然内部有承负、自然与人之间有承负、人对自身有承负、人与社会生活中有承负。这一理论依靠现实、气化流行、神明官僚体系的支撑而实现,具体展开为...
关键词:《太平经》 承负 天师 报应 
理雅各英译《太上感应篇》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潘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19世纪西方对‘四书’伦理诠释研究”(19BZW052)阶段性成果。
作为《东方圣书》的一部分,19世纪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太上感应篇》英译本曾深远地影响了西方世界对于道教的认识。通过对这一译本及他的相关著作、文章、手稿等进行考察,可以发现理雅各首要的关注点在于中国道教思想中“报应说”的转变...
关键词:理雅各 《太上感应篇》 《玉历钞传》 报应说 
“情”与“感应”:佛教中国化视域下庐山慧远的报应论
《法音》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朱兆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ZDA233。
庐山慧远(334-416)是东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史上最为著名的佛门领袖与佛教思想家之一。他将佛教各派别学说兼收并蓄,以佛学融会儒、道,对佛教面对的种种挑战,作出了系统的理论性回答。^([1])慧远的报应论及其中形尽神不灭的思想长期...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 佛教中国化 庐山慧远 东晋时期 报应论 神不灭 兼收并蓄 佛学 
“报应”的词义发展:从中土到佛经的移用和演变
《汉语史学报》2023年第2期122-127,共6页王金英 
“报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成词理据在于动词性语素“报”“应”并列,均具备“相当”和“回”的特征;用“报”而非“应”代指双音词是由于二语素义的区别。“报应”表示“相应、相当”的行为,也即这种行为产生或呈现出的效应或结果...
关键词:  报应 词义发展 汉译佛经 
马克思主义与报应刑论被引量: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22年第4期64-89,共26页 姚远(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FX161)阶段性成果。
一般说来,刑罚应该是一种感化或惆吓的手段。可是,你有什么权利用惩罚我来感化或惆吓别人呢?况且历史——诸如统计学之类的东西—一非常清楚地证明,从该隐以来,利用刑罚来吓或感化世界就从来没有成功过。适得其反!从抽象法的观点看,只...
关键词:刑罚理论 报应刑论 抽象法 人的尊严 马克思主义 感化 权利 黑格尔 
袁了凡的立命之学及其现代意义
《哲学门》2022年第1期258-272,共15页高海波 
“命”是中国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一些不受个人控制的客观限制,如寿夭、贫富、穷通、祸福等。这种思想的极端表现就是宿命论,即命由天定,不由人力。但在中国古代,很少人相信这种极端的命定论。中国古代存在源远流长的报应...
关键词: 报应 功过格 袁了凡 立命 
论古灵宝经的报应观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19年第3期59-77,共19页王承文 张晓雷 
古灵宝经报应观是对汉晋以来道教教义思想的重大发展。.“元始旧经”与“新经”都在直接吸收和充分运用来自佛教的个人受报思想时,始终坚持中国本土传统家族报应立场,都强调和重视对家族祖先的救度。因此,两者的报应观是完全相同的。在...
关键词:古灵宝经 报应观 个人受报 家族报应 
脱离邪教,并没遭到“报应”
《祝你幸福》2018年第9期19-19,共1页凯风(整理) 
“‘全能神’太坑人了!太坑人了!”张华(化名)走出法庭时,捶胸顿足。此前,张华已信邪教“全能神”12年。从普通信徒,到教会带领、小区带领、牧区签证组组长,再到牧区转祭组组长,张华的职位越来越重要。2017年6月,被黑龙江警方...
关键词:邪教 报应 全能 张华 黑龙江 牧区 世界 信徒 
剖析《雷雨》的思想主题
《东西南北(教育)》2018年第12期455-455,共1页朱德正 
人之初,性本善。真善美是做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做人的准则。人生短短数十载,应多积德行善,多为社会造福谋利,而不应该做丧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公道的,行善...
关键词:真善美 积德行善 伤天害理 报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