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

作品数:122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鹏苗丹民娜仁高娃宋宝雯曹斌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惠州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和比例的区别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5年第9期22-23,共2页林孟华 
嘟嘟在学比例时,总是混淆“比”和“比例”两个概念,于是他去请教小博士。小博士告诉嘟嘟,比和比例主要有如下区别。一、意义不同1.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是一个除式。例如:果园里有梨树60棵、桃树53棵。我们可以说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60/53。
关键词:桃树 梨树 果园 区别 博士 比例 
比和比例名词溯源
《小学数学教师》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顾志能 马颖超 
比、比例,是两个基本的数学概念。两个数中间加上比号就组成一个比,如5:3;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组成一个比例,如5:3=10:6。这两个概念虽然不同,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混用,尤其是会把“比”说成“比例”。比如,说一个人上下身比例...
关键词:女性人数 数学概念 男性比例 比和比例 日常生活 人口数 
比和比例的区别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9期23-23,共1页刘冬梅 
嘟嘟在学比例时,对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于是就去请教小博士。小博士对嘟嘟说,比和比例主要有如下区别。一、意义不同1.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是一个除式。例如,果园里有梨树60棵,桃树53棵。
关键词:桃树 梨树 果园 区别 博士 
深度研读教材,精准表达数学概念——以“比”和“比例”的理解为例
《小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34期46-47,共2页赵小进 
2021年度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一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协同学习的策略研究”(批准号:D/2021/02/472)的阶段研究成果。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因此,数学概念的教与学就成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教材借助于数学语言以文字、符号和图形等多元形式呈现给师生,数学语言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又会与小学生的认...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数学教材 数学教学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为例被引量:1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25期113-115,共3页张国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对数学概念理解困难.对此,逆向思维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文章以“比和比例”教学为例,探讨了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从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入手,并探究了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比和比例 逆向思维 教学策略 
对小学数学进行分层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3年第7期59-61,共3页吕述如 
由于班级学生知识接受程度不同,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会导致一些教学困境,如程度好的“吃不饱”,或程度差的“吃不上”,面对这种情况,对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具体操作上,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与分数应用题的融合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3年第6期26-27,共2页孙玉 
以下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中的一道应用题:希望小学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7/8,男、女生人8数各占学生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解此题时,学生用的不仅仅是分数方法。具体如下.
关键词:学生总人数 六年级数学 小学女生 分数应用题 比和比例 期末复习 第一学期 青岛版 
比和比例的区别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3年第9期21-21,共1页郑玉峰 
嘟嘟在学比例时,对“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于是就去请教小博士。小博士对嘟嘟说,“比”和“比例”主要有如下区别。一、意义不同1.“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是一个除式。例如,果园里有梨树60棵,桃树53棵。
关键词:桃树 梨树 果园 博士 区别 比例 
跳开规模错觉
《特别关注》2023年第3期22-23,共2页 欧拉·罗斯林安娜·罗斯林·罗朗德 张征(译) 
为了避免只看局部、不见整体的问题,你只需要关注两点:对比和比例。要想避免对事物重要性的误判,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只看单一数字。永远不要认为单个数字本身就有很大的意义。当你看到一个数字的时候,应该马上想到用它和其他数字做对比...
关键词:比和比例 数字 重要性 关注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以“比和比例”大单元主题教学为例被引量:4
《科教导刊》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周淦梅 
大单元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小学“比和比例”单元教学为例,在分析知识本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层次递进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锻炼其对知...
关键词:深度学习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