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溶解指数

作品数:43被引量:20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玉兰赵芹刘海梅汪学德马美湖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湖北农业科学》《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改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超声波改性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的影响被引量:1
《农产品加工(下)》2017年第6期12-13,共2页陆一敏 李永平 
研究超声波改性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ALSPC)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SPC超声波改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240 W,ALSPC质量分数10%。在该条件下改性ALSPC溶液的氮溶解指数(NSI)为44.08%,与对照试验结果相比提高了15.88%...
关键词: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氮溶解指数 超声波改性 
混合溶剂醇洗芝麻浓缩蛋白的加热改性研究被引量:4
《中国油脂》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刘玉兰 王莎莎 汪学德 马翔宇 
国家科技部农转基金项目(2011GB2D00001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芝麻)建设项目(nycytx-20-1-08)
对60%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浸提的醇洗芝麻浓缩蛋白进行碱性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78℃,加热时间31 min,pH 9.5,料液比1∶12。改性后芝麻浓缩蛋白的NSI(氮溶解指数)由3.61%提...
关键词:芝麻浓缩蛋白 加热改性 氮溶解指数 
酸沉法大豆浓缩蛋白的物理改性工艺研究被引量:1
《中国油脂》2011年第9期24-27,共4页刘大川 王来元 张维农 易国民 刘晔 毛红强 池毅 赵君洁 
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SQ2009GSD1004682)
采用物理方法对酸沉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旨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探讨加入热水温度、蛋白溶液pH、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热水温度100℃,蛋白溶液pH 9,超声波功率300 W...
关键词:酸沉法大豆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氮溶解指数 
醇洗花生浓缩蛋白的水浴加热改性研究被引量:6
《农业机械》2011年第4期71-74,共4页刘玉兰 张晓丽 马宇翔 李海舟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利用花生饼粕生产食用花生浓缩蛋白工艺技术研究"(102101110028);河南省食用植物油倍增计划专项资金资助的相关课题
利用醇洗花生浓缩蛋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pH值、料液比、温度及改性时间对花生浓缩蛋白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9.0、加热7min、温度75℃、料液比1:11。在此条...
关键词:花生浓缩蛋白 加热改性 氮溶解指数 
花生浓缩蛋白的微波改性研究被引量:12
《粮油加工》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张晓丽 刘玉兰 汪学德 
河南省食用植物油倍增计划项目中的相关课题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pH值、料液比、微波功率及改性时间对花生浓缩蛋白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浓缩蛋白料液比(w/v)1∶12、微波功率480W、改性时间60s和pH值9,改性花...
关键词:花生浓缩蛋白 微波改性 氮溶解指数 
醇法菜籽浓缩蛋白的微波改性试验被引量:12
《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第6期116-119,共4页潘牧 孙汉巨 姜绍通 潘丽军 郑志 罗水忠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5A12)
对醇法菜籽浓缩蛋白(RPC)进行了微波改性的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探讨pH值、菜籽浓缩蛋白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及改性时间对菜籽浓缩蛋白的氮溶解指数(NSI)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醇法菜籽浓缩蛋白 微波 改性 氮溶解指数 
大豆蛋白改性酶的研究及应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年第G00期315-317,293,共4页刘汉灵 韦梅 
大豆改性蛋白水解酶是生产大豆蛋白粉的一种重要的生物酶,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蛋白粉的功能特性,特别针对国内生产的大豆蛋白粉有提高溶解性、分散性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大蛋白改性酶产品及其应用条件。大豆蛋白改性酶在pH=7.2、t=60mi...
关键词:大豆蛋白 改性 蛋白酶 氮溶解指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