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文

作品数:1197被引量:185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俞晓红张涌泉杨小平富世平李小荣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处所介词“向”的产生及其发展被引量:25
《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马贝加 
近代汉语介词“向”具有表示处所、时间、对象的三种功能,就处所功能而言又可分为方向、始发处、所在、所经、终到点五种。本文将描写动词“向”的虚化线索并探讨表示处所的“向”的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向”在《诗经》中是名词,如《...
关键词:《太平广记》 运行动词 《全唐诗》 汉语介词 《诗》 近代汉语 敦煌变文 南北朝时期 句法结构 《史记》 
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被引量:5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30-36,共7页吴福祥 
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吴福祥零引言0.1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为调查对象,讨论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并在此基础上粗略地考察唐五代近指代词的使用情况,旨在为唐五代指代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初探性意见。0.2本文共分四节。第一节...
关键词:近指代词 敦煌变文 《祖堂集》 “这” 晚唐五代 《寒山子诗集》 王梵志诗 《景德传灯录》 使用情况 变文字义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被引量:11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施其生“了”在汕头方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其中有些和普通话相同,有些和中古、近代汉语中某些用法的“了”相同或“相近,有些则是独特的。本文根据意义和用法的不同,把它分为七个,行文时以a、b、c...
关键词:“了” 汕头方言 普通话 语源关系 “毕” 形容词 单字调 意义和用法 动结式 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中-m尾字演变一例
《语文研究》1995年第2期37-37,共1页王新华 
敦煌变文中-m尾字演变一例王新华-m尾字韵尾消失的途径之一是变为舌尖音,而与-n尾合流,这一变化发生于元明时期。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唇音声母的-m尾字已与-n尾合流,至明末金尼阁《西儒耳目资》中,全部-m尾字合入-...
关键词:敦煌变文 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一个音节 《中原音韵》 元明时期 开音节 中古汉语 双音节化 入声消失 汉语语音 
近代汉语中的“在”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94年第2期56-59,共4页吴延枚 
近代汉语中的“在”吴延枚在古汉语中,“在”主要表示“存在”的意思,或表示人、事物存在于某处、某时之意。例如:(1)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在下位而不忧。(《易乾传》)以上二例中的“在”都用作动...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 近代汉语 现代汉语 “在” 《西游记》 敦煌变文 《红楼梦》 介词词组 古代汉语 《金瓶梅》 
《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被引量:4
《语文研究》1994年第1期17-26,共10页冯淑仪 
《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的形容词、副词词尾冯淑仪一、“然”“然”、“尔”、“而”、“耳”在上古汉语是常用的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王力先生说:“然”字的寿命最长,从《诗经》时代起,直到‘五四’时代,‘然,始终被用为副词的...
关键词:《祖堂集》 形容词 敦煌变文 “地” 现代汉语 《朱子语类》 “生” 使用情况 疑问代词 用例 
释“趁急”
《语文研究》1991年第2期38-39,共2页钟兆华 
《敦煌变文集》卷三《燕子赋》有这样的一句话: (1)但雀儿明明恼子,交被老乌趁急,走不择险,逢孔即入(页252)乍一看来,句意当不难懂,其中词语也似乎不必诠释。还有一例,见于《敦煌变文集》卷四的《祗园因由记》: (2)又彼被趁急,遂失脚走...
关键词:敦煌变文 同义复合词 近代汉语 用例 晏几道 舍利弗 常用词 三国志 平话 动词 
《欢喜国王缘》等三种补校
《语文研究》1989年第2期2-8,共7页郭在贻 张涌泉 黄征 
1月中旬,本刊编辑部接到郭在贻教授不幸逝世的讣告,感到非常悲痛。这里发表他生前与张涌泉、黄征二位先生合写的一篇文章,以示悼念。
关键词:敦煌变文 敦煌写本 变文字义 补校 敦煌卷子 通释 讲经文 校正 校勘 读作 
说疑问副词“还”被引量:13
《语文研究》1989年第2期26-28,共3页袁宾 
中国古语里的“还”有表达疑问语气的功能,可以构成反复问句。这种现象,有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一文中就举了《祖堂集》中“还VP不”和“还VP也无”两种形式的反复问句,现转引两例如下: 师云...
关键词:反复问句 疑问副词 祖堂集 敦煌变文 疑问语气 疑问句 汉语方言 梅祖麟 佛经故事 朱德 
“这”的功能嬗变及其他被引量:14
《语文研究》1988年第1期17-21,共5页叶友文 
“这”在它的历史初期只能作修饰成分,即只具连体性功能。“这”从连体性功能发展为独立作主语的功能(下称独立性功能)有一个“这×→这”的变化过程。×因地域而不同。在中原以南的部分地区,×=个;在元代大都,×=的。“这×→这”嬗变...
关键词:性功能 连体性 单独作主语 近指代词 梅县话 敦煌变文 语法意义 张协状元 朱子语类 元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