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

作品数:2592被引量:474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韦冬余沈建民李小红张华向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前线》2025年第2期23-25,共3页徐斌 
从哲学视角看,文化就是人类一切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和非物质性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文化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客观世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文化也必然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社会意...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创生 习近平文化思想 非物质性 发展先进文化 哲学意蕴 理论根基 哲学视角 
老子道论的经验向度及价值选择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24年第10期37-42,81,共7页许雪涛 
经验世界是老子思想的土壤,其道论即由此产生。在《老子》表述中,道和价值是纠缠在一起的。如果将道与价值剥离开来,重新审视二者在老子思想中产生的过程,会发现老子的道生理论,根本上是指向现实经验世界,而价值是老子依其个人经验所做...
关键词:《老子》  经验 创生之道 价值选择 
存在的湮灭与创生——费希特《新方法知识学》中的“理智直观”学说研究
《现代哲学》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倪逸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费希特《新方法知识学》翻译与研究”(22CZX056)。
“理智直观”是德国唯心论的核心概念。康德之后,莱茵霍尔德首次将这一概念提升为先验哲学的核心概念,并将其解读为能够为一切表象活动奠基的原初自我活动。费希特在1798/1799年的《新方法知识学》“哈勒版笔记”中承接了莱茵霍尔德未...
关键词:费希特 理智直观 存在 湮灭 缺失 先验存在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创生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4-18,共15页李爱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项目号:21&ZD002);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研究”(项目号:21SPR01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手稿》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了肯定性运用和创新性超越,对黑格尔辩证法作了高度评价和批判性拯救,又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初步结合上,考察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黑格尔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从宗教学理论的视角看民族与宗教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3期10-16,25,共8页金泽 
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涉及我们如何理解宗教,也涉及我们如何理解民族。学界有不同的主张。近30多年来,中国的宗教学领域和民族学领域开始系统地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我们提出原生性民族与创生性民族的概念,试图对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自...
关键词:民族与宗教 原生性民族 创生性民族 
后殖民语境下非洲文化传统创生的哲学反思
《世界哲学》2024年第1期129-137,F0003,共10页孙绍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项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3ZDA08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化及其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CKS047)的阶段性成果。
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的二分逻辑赋予非洲一个意味着落后、弱势的政治和文化语义。在后殖民语境中,非洲往往经历着文化归属上的迷离、主体间性的消靡以及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困顿。彻底清除殖民主义的文化阴霾,重建非洲自身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非洲文化 后殖民 文化传统 哲学反思 
论牟宗三的儒佛之辨
《社科纵横》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赵连越 赵亚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船山哲学研究”(20FZXA004)。
佛之辨广泛涉及心性论、本体论、功夫论、伦理观等哲学基本问题,但受限于两教内部复杂之理论系统,遗留下“两教教间批判的不彻底”“同教教内批判的失当”“两教未能真正的会通”三方面的理论困境,这三方面的理论困境也是未能明确地建...
关键词:儒佛之辨 牟宗三 体用论 实体创生 流转还灭 
元宇宙的似真非真属性与思维创生元理被引量: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15,共11页汪栅 么加利 李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识体系与课程建构研究”(22JJD840016)。
元宇宙具有似真非真的属性,似真性表现为观念或想象符码在感觉或者功能层面构筑出的“真实”效果;非真性表现在由思维生成的虚拟之物并非如现实客体一般具有物理意义,所以不存在事实层面的真实性。又因元宇宙的生产是肉身不在场,思维在...
关键词:元宇宙 虚拟思维 虚拟实践 思维创生 
从新视界到新境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的创生逻辑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王天民 高涧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创生的关键在于确立了全新的理论根基,即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开创了一个自为的生活世界,并以辩证的方式生活在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超越西方传统观念论哲学,以人的生活世界为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新境界 
唯天为大:孔子“天教”略论被引量: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22-31,146,共11页黄玉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契约观念研究”(19BZX080)成果之一。
在孔子看来,天具有神格性,即具有智能、情感与意志;天具有终极创生性,人与万物都是“天生”的,创生的方式就是“天命”。因此,天是万有之有、众神之神。圣人就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但圣人仍是有限的人,而不是全能的天。孔子指出“唯天为大...
关键词:孔子 神格性 创生性 唯一性 天本主义 天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