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

作品数:438被引量:78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曹坚刘明祥王杰杨勤峰陈欢水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犯罪分工视角下主从犯的类型化界定
《社会科学文摘》2025年第2期115-117,共3页涂龙科 
我国刑法在共犯参与人的分类上采用了“作用+分工”的双层标准,其中,主要采用了作用分类法。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含义表面上明确无误,但实际上,两者...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分子 司法认定 从犯 主观随意性 主犯 共犯 类型化 
虚拟货币交易型犯罪中被害人损失利益的救济
《人民司法》2025年第4期33-36,共4页郑婉红 杨陆平 
【裁判要旨】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自然人之间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交易虚拟货币,法律未明确予以禁止,不宜一概认定交易行为非法。在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犯罪中,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具有显著社会危害性的,应根据被告人的行为性质依法...
关键词:共同犯罪 犯罪行为 公序良俗 虚拟货币交易 从犯 违法所得 财产属性 主犯 
共同走私犯罪案件主从犯的认定
《人民司法》2024年第30期20-23,共4页徐兵 
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编号:2024-03-1-085-002。
【裁判要旨】走私普通货物案件的主从犯,应当根据行为人在走私行为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大小进行区分。《进出口关税条例》第五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进口货物的境外发货...
关键词:主体要件 主从犯 进口货物 走私普通货物 纳税义务人 发货人 收货人 偷逃税款 
“意志缰绳”紧束下的被胁迫参加犯罪
《法学论坛》2024年第6期63-76,共14页刘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预防性犯罪治理模式研究”(22BFX042)的阶段性成果。
被胁迫参加犯罪人由于存在“意志缰绳”而非自愿地从事犯罪行为,但仍然造成了法益侵害或危险。被胁迫参加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比较有限,通常按照我国《刑法》第28条规定的胁从犯定罪处刑。行为终究是意志的外化而不是中立客观的...
关键词:胁从犯 犯罪意志 意志缰绳 犯罪论体系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应根据查明事实认定主从犯罚当其罪——张某干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公诉人》2024年第11期59-62,共4页蒋倩倩 宋万康 汤姗姗 
基本案情抗诉机关: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检察院支持抗诉机关:河池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某干等十七人案情:2018年5月,被告人张某干委托广州市茗研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斑消宝品牌化妆品,并通过拉人头、发展层级代理商的多级返利制度进行销售,...
关键词:查明事实 罚当其罪 抗诉 主从犯 网络平台 追溯管理 传销活动 代理商 
犯罪分工视角下主从犯的类型化界定
《政治与法律》2024年第11期83-96,共14页涂龙科 
区分制正犯体系采用分工分类法实现行为定型,再赋予正犯、从犯概念量刑基准功能的做法并不适合我国,反而造成概念混同以及两种功能之间的内在冲突。在我国采用作用分类法为主的立法背景下,理论上探讨正犯、教唆犯、帮助犯宜采用形式的...
关键词:犯罪分工 主犯 从犯 类型化 
员额检察官参与人大信访工作典型案例
《上海人大月刊》2024年第11期33-33,共1页李亚楠 
共同破解集资犯罪退赔责任确定难题责令退赔是刑事违法所得的处置措施。在司法实务中,主犯对损失承担连带退赔责任无较大争议,但从犯的责任承担一直存在分歧。随着近年来集资犯罪等涉众型案件大量增加,被害人众多且损害数额较大,难题愈...
关键词:集资犯罪 共同犯罪 犯罪行为 违法所得 帮助犯 涉众型 位相匹配 从犯 
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河北企业》2024年第9期155-157,共3页贺乾坤 
商业秘密本身具有私密性,虽然带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未经权利人公开前仍作为知识产权予以平等保护,故《刑法》中设立侵犯商业秘密一罪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现实中如何将行为界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还要作相应区分,针对立法、司法中存在对该行...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 刑法 主犯和从犯 情节严重 
胁从犯的历史渊源、嬗变与现实困境被引量: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46-158,共13页谢晶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项目号21CXTD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胁从犯是我国现行《刑法》中一种独特的共同犯罪人类型,其直接来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策与法律制度,并远承传统法律文化,是二者交融并嬗变的产物。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对被胁迫犯罪者进行一定程度宽免的原因均在于其主观恶性较低...
关键词:胁从犯 共同犯罪 大清律例 革命法制 刑法史 
胁从犯:重重矛盾下的概念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樊聪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法的立体分析与关系刑法学研究”(19AFX007)。
胁从犯具备“被胁迫”与“所起作用较小”双重认定要素,此双重认定要素在刑事政策根据、可罚性基础、分类基础层面分别面临政策性立法根基不牢、客观归罪特性凸显、胁从犯与从犯认定交叠等疑问,就这一概念的存废出现了通说、量刑情节说...
关键词:胁从犯存废 可罚性基础 区分制 单一制 新共犯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