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散文

作品数:124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俊苏保华夏咸淳常效东谷海慧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贵的单纯——艺术美学古今谈》被引量:1
《全国新书目》2021年第10期55-55,共1页李超德 
本书作为一本演讲集,囊括了作者16次的讲稿,每一篇均可视为独立的艺术散文。读者可以从书中领略到百年前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的真知灼见,在大师们的背影中,感受学者所具备的治学风骨、风姿和风范;还可以看到古希腊、古罗马苏格拉底、...
关键词:艺术散文 艺术美学 哲思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古罗马 王国维 爱琴海 
历史回眸,刘烨园及其新艺术散文
《回族文学》2020年第6期59-61,共3页刘军 
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而言,思想文化界、文学界热闹非凡。实际上,整个社会的中心话语只有一个,即政治话语的存在。政治观念的转型以文学事件或者文学观念为载体,这一点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所引发的观念更新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关键词:艺术散文 反思文学 文学事件 文学思潮 伤痕文学 文学场域 刘烨园 思想文化界 
散文的层次与当代艺术散文
《雪莲》2020年第10期115-120,共6页史小溪 
散文是充沛诗意的,是感性、智性和诗意的完美融合。形象感和诗质,是它的审美特征。中外一些散文家都曾谈到散文的"诗意",拉美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用这样的表述定义散文:"散文是艺术的。充满诗的生动精华、澄清的气息,它是诗歌最复杂、最高...
关键词:博尔赫斯 文学理论家 诗质 智性 形象感 当代艺术 表现形式 审美特征 
人物介绍:耿立
《山东文学》2017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石耿立,笔名耿立,当代散文家、诗人,教授。作品获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六届老舍散文奖,散文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及国内多家选本选载,多次名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中国散文排行榜前列;著...
关键词:人物介绍 《新华文摘》 文学作品 中国当代 散文家 艺术散文 排行榜 文学奖 
《草莓》中的“意”与“形”——兼谈艺术散文的解读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毛文武 
散文文类中的艺术散文(纯文学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艺术散文中的“意”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依托作者所处独特境遇所兴起的独特感悟,它具有独特性和流动性的特征。艺术散文中“形”指作者极具个性化的“意”的呈现方式,它...
关键词:艺术散文 《草莓》 “意” “形” 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 文学散文 第一人称 
“学者散文”漫议被引量:1
《上海采风》2016年第11期90-92,共3页柳鸣九 
在散文这个广大无垠的疆土上活动着的人,主要是被称为作家的写作群体,而不是学者。纯粹意义上的作家,是以艺术创作为业的人,而不是以"学"为业的人,把他们的散文称之为艺术散文,既是一种应该,也是一种尊重。而"学者散文"其实是从写...
关键词:散文写作 艺术散文 艺术创作 近代散文 蒙田 现代文学 散文作品 凌叔华 仲尼 旧时代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吉林教育(综合)》2015年第13期82-,共1页马丽 
一、当前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千课一面,叙述空洞。2.偏重知识,缺乏过程。3.三维分开,语文缺失。另外,还有忽视年级特点,没有阶梯层次的模糊目标;忽视文本特点,忽视学生基础,任意增加或提高的越位目标;课前准备不足,教师认识偏颇...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 文本特点 安塞腰鼓 苏教版 思维逻辑 目标设计 艺术散文 小学语文教材 言语表达 层次 
引雅入俗,雅俗共赏——常考名家·张恨水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5年第7期152-153,172,共3页郭青松 
备考理由 张恨水的小说不仅能够打动普通老百姓,而且能够感动高层次的读者,做到真正地雅俗共赏,他被老舍先生誉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作家”。其艺术散文富有抒情意味和优美文采,于质朴冲淡之中,有一股清新隽永之气,韵味深长,...
关键词:雅俗共赏 张恨水 名家 艺术散文 学习借鉴 老百姓 小说 老舍 
写景抒情 把握分寸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15年第5期11-12,共2页鲍华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鞭辟入里的观点虽是针对诗词而发,但同样针对于写景状物的艺术散文。有景而无情,虽雕镂精细,穷形尽相,然而缺乏一种耐人寻味之余韵;抒情...
关键词:写景抒情 分寸 《人间词话》 艺术散文 写景状物 耐人寻味 文章写作 王国维 
谁的心灵似星辰邈远——以艾云散文集《玫瑰与石头》为中心的讨论
《作家》2014年第05X期1-9,共9页陈培浩 
近年来,艾云的作品我经常阅读,却不敢轻易动笔。艾云的写作重心几经其变,从理论研究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文化思想随笔再到近年的艺术散文。一个对生命充满疑惑又有着内在思想活力的人,其思想轨迹就如山路十八弯的曲折,又如一道蜿蜒的河...
关键词:散文写作 思想随笔 思想轨迹 艺术散文 内在思想 罗莎·卢森堡 加缪 阿伦特 当代散文 劳动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