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运动

作品数:2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小侠张岩泉张皓夏英姿张孝评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武汉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淮论坛》《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北方文学(下)》《写作(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之意象运动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7期69-70,共2页杨春芳 
意象运动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张力生成机制之一。它作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创作的基本思维方式及诗写技术,也是其诗美风格最为亮丽的一个重要特征。
关键词:特朗斯特罗姆 意象运动 张力 
意象运动的特殊状态
《思维科学通讯》2015年第3期1-29,共29页王宝增 
意象运动的特殊状态,包括从灵感一顿悟一直觉结束的全过程。关于灵感思维的本质,钱学森院士结合自己长期的科学实践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反复地研究,而且与多方面的科学家,尤其是思维科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进行过讨论,认识的过程是不...
关键词:意象运动 状态 灵感思维 科学实践 专家学者 钱学森 科学家 科学界 
用“意象思维”提升教学品质被引量:2
《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8期20-22,共3页魏星 
在古代文论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般指用来表达情感的物象或事象。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意象产生的过程,是作家的生命伴随着意象运动、完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诗人、作家所特有的一种...
关键词:意象思维 教学品质 文本创作 古代文论 文学创作 意象运动 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 
意象运动与逻辑运演的关系
《思维科学通讯》2011年第3期2-9,共8页王宝增 
一、意象与概念 (一)、意象与概念的互相包容 康德就曾模糊地解决过意象与概念的关系,“在他看来,一个象征就是一种知觉或表象,这种知觉或表象代表了一种概念,但并不是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单纯的符号来代表,
关键词:意象运动 逻辑 种概念 约定俗成 表象 知觉 康德 
意象运动的形式之一——变形
《思维科学通讯》2011年第3期9-11,共3页王宝增 
变形是在意象的象、情、理三种要素共处一体时,情理意蕴中的情与理互动的某种状态下。意象发生的一种独立自在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地说,是情感于意蕴中居于强势地位时。意象发生的自我变化——是情与理二元素在互动中相关关系的变化引...
关键词:意象运动 变形 外在形式 情与理 “象” 自在 
浅议诗歌意象的运动规律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4-6,共3页王小侠 
诗歌的意象运动的动力源在于情感,是情的流动引起包括情与理两端的意的流动,又是情和意的流动造成象的跃动。因为情和意如气体或液体呈流线型流动,象如固体作块状跃动,所以在诗的意象运动中,往往出现象断而意连的状况。
关键词:意象运动 流动 跃动 象断意连 
意象碰撞运动
《思维科学通讯》2009年第4期21-27,共7页王宝增 
(一)意象碰撞原理。 意象在想象时空中就如同物质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它的存在方式是运动。诸多运动着的意象就如同物理学中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是温度越高运动越活跃;意象也因主体的热情越高、心情越兴奋而运动越剧烈。意象就是在这...
关键词:意象运动 热运动 碰撞 现实世界 存在方式 运动状态 物理学 分子 
意象运动的形式之一——碰撞
《思维科学通讯》2009年第4期27-35,共9页王宝增 
意象碰撞所产生的比喻。(当然,意象的碰撞不只是产生相似联想从而产生比喻;但这是在意象的碰撞中频现率最高而最启发创造的思维机制。)
关键词:意象运动 碰撞 相似联想 思维机制 比喻 
庞德和他的意象诗(英文)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第2期65-66,共2页夏英姿 
本文对庞德所处的生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通过分析他的意象诗——地下铁车站, 文章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庞德和他的意象手法。
关键词:意象运动 意象 意象派诗人 意象派 排比 
意象运动的变形形式
《思维科学通讯》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某一个单独意象呈现于人们的想象时空,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显现的同时有所发展变化。一方面是意象的情理意蕴中的“情”与“理”保持相对的平衡,则意象保持它原本正常的形态。它的发展变化只是随着情感的和理解的加深,越来越成为灵...
关键词:意象运动 变形形式 运动形式 “理” “情” 意蕴 夸张性 思维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