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再现

作品数:38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美英黄越杨明星辛献云汪原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信息》《中国翻译》《音乐创作》《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诗十九首》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23期21-23,46,共4页郭航乐 
文化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它的翻译关系到译文的质量和诗歌情感的传达,是中外译者公认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古诗十九首》为例,通过对各类文化意象的英译本进行文本分析,着重探讨文化意象的几种英译策略,以使译入语读者获得与中国...
关键词:诗歌翻译 文化意象 意象再现 翻译策略 
“政治等效 意象再现”翻译标准指导下概念隐喻的英译策略研究
《时代人物》2024年第23期0062-0064,共3页伍丽萍 
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一般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译者能力培养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版本为例”(2023KY1708)
我国学者倡导的“政治等效 意象再现”(PEIR)的翻译标准为探讨政治话语中的概念隐喻翻译理论和实 践开辟新的认识视域与方法论路径。文章以“政治等效 意象再现”为理论基础,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 版本中的植物隐喻,分析...
关键词:“政治等效意象再现”翻译标准 翻译策略 政治话语 政治隐喻 植物隐喻 
“政治等效+意象再现”视域下外交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以2023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为例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吕翠 姚刚 
湖北省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国家叙事背景下大学外语翻译教学中的国家意识建构研究”(22Y016)的阶段性成果。
外交话语中的隐喻是连接国家文化和现实政治的重要桥梁,它不仅增加了外交话语的表达力,也更能准确地传达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意图。本文以杨明星提出的“政治等效+意象再现”为理论指导,对2023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中的隐喻英译进行...
关键词:外交隐喻 政治等效+意象再现 翻译策略 
贾达群《秋兴八首》的角色化表达策略
《音乐创作》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邓连平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作曲理论体系研究”(编号21ZD17)的阶段性成果。
《秋兴八首》是作曲家贾达群2020年创作完成的一部室内乐,该作品虽然采用人声与钢琴的结合模式,但在具体写作方式上却有着诸多的创新和闪光之处。本文从角色化这一表达策略与研究视角入手,从结构贯串、意象再现、音响造型这三个方面对...
关键词:贾达群 《秋兴八首》 角色化 结构贯串 意象再现 音响造型 
“政治等效+”框架下中国特色外交隐喻翻译策略研究被引量:49
《中国翻译》2020年第1期151-159,190,共10页杨明星 赵玉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外交翻译的理论构建与中国特色外交话语体系建设研究”(17BYY006);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设”(2020-CXTD-01);河南省高校哲社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外交语言学’的理论构建与学科建设”(2018-JCZD-018)的阶段性成果。
外交隐喻是传播外交理念特有的话语方式、修辞手法和语用策略,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得体地翻译外交隐喻,既是外交话语翻译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
关键词:外交隐喻 政治等效 意象再现 翻译原则与策略 
汉诗歌英译中的意象再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校园英语》2019年第10期207-208,共2页龚丝敏 
中国古典诗歌极具审美价值,其中意象组合的独特方式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而意象又分为广义意象和狭义意象。广义意象指的是整首诗歌烘托出来的总意境,狭义意象指的是诗中个别词语的意境,而这些个别语词意象多是为总意象...
关键词:意象再现 广义意象 狭义意象 对比分析 
传统门环形态艺术的意象再现
《艺术大观》2019年第3期25-26,共2页孙昊楠 
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成果,立项编号:CZ201810093。
中国传统门环是传统建筑门饰中的点睛之笔,极具文化寓意及艺术研究价值。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内传统建筑及门饰体系逐渐被替代,传统门环也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要求坚...
关键词:传统门环 寓意 意象转化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桃花源记》隐喻意象英译策略探析被引量:4
《文教资料》2017年第19期19-20,共2页张文琳 
在中国古诗词中,意象是作者融入感情和思想后反映身处时代社会状态和人文情怀的产物,其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以福柯尼耶和特纳为代表的认知学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构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阐释了《桃花源记》...
关键词:概念整合 隐喻 意象再现 空间建构 
翻译美学视角下宋词英译的文化意象再现——以许渊冲《李煜词选》译本为例被引量:8
《济宁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薛妍妍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CBW15007)
宋词中含有大量的文化意象,意象是宋词抒情和审美的重要元素,翻译好宋词必须从翻译好文化意象出发。选取许渊冲先生的英文译作《李煜词选》,举例分析译文中"落花"、"流水"和"梧桐"意象的翻译策略;在翻译美学的视角下,探讨宋词译文中中...
关键词:翻译美学 宋词 文化意象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白送别诗的意象再现——以许渊冲译文为例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01-103,共3页周海云 
蚌埠学院科研立项课题"文明的对话与次生文化的生成机理研究"(2015SK07)研究成果
文化语言学是一种关于意象的理论,其核心概念就是意象。中国传统诗词多以词语精炼、意象丰富著称,其中尤以李白的诗歌最具代表,其深刻的意境常常令读者沉溺其中,流连忘返,故而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出...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 意象 送别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