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介

作品数:4692被引量:801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许钧谢天振刘云虹葛文峰高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文坛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共情传播视域下余华作品的阿语译介研究
《当代文坛》2025年第1期173-179,共7页徐婷瑶 
余华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其多部作品被译介至阿拉伯国家,在当地读者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余华作品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有赖于当今世界格局变化所塑造的意识形态和中、阿政府层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同时...
关键词:余华 中国文学 共情传播 阿拉伯语 译介 
“文学陕军”作品译介中的地方经验与国族叙述
《当代文坛》2024年第5期201-206,共6页吴宇 曹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翻译和接受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陕西作为西部乃至全国的文学重镇,在当代文学史小说创作谱系中呈现着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其地方经验与国族叙述构建着中...
关键词:文学陕军 译介 地方经验 国族叙述 
德国《袖珍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当代文坛》2024年第4期167-172,共6页张帆 佘丽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179。
《袖珍汉学》杂志作为“德国研究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共译介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266篇,刊发评论文101篇,推介中国名家经典,聚焦比较文学、翻译学、女性文学研究,对中国文学译介接受的多重空间性和历史性,使中国文学在世界范...
关键词:《袖珍汉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译介研究 
德国《东方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阐释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23年第4期161-167,共7页孙国亮 牛金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179。
德国汉学家顾彬创办的《东方向》杂志作为波恩汉学的“机关刊物”,历经34个春秋,译载7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276篇作品,发表论及119位中国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238篇,重点聚焦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与嬗变、港台和少数民族文学、汉德翻译理论与...
关键词:《东方向》 德国汉学 译介阐释 
残雪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被引量:5
《当代文坛》2022年第3期43-49,共7页杨柳 
残雪作品首次进入英语世界是在1986年而非通常以为的1987年。残雪既有稳定合作的译者,也不乏在美国文学界具有较大话语权的伙伴积极推动她在美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过去三十多年来,残雪有大量作品在美国英译出版,且凭借独...
关键词:残雪 美国 译介 接受 
张炜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研究与启示
《当代文坛》2022年第3期202-208,共7页李静 张丽 
本文主要探讨张炜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及其带来的启示,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海外书籍与期刊的译介情况,从译介地域、数量以及影响力来看,主要集中于欧美和东亚两大区域。二是海外学术界与媒体的评价情况,包含欧美和日本两大研究圈,...
关键词:张炜 译介 海外传播 
王蒙在德国的译介历程与接受研究
《当代文坛》2022年第1期192-199,共8页张帆 高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BZW179。
王蒙作品在德国的译介至今已有四十载,是德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中流砥柱,无论体量抑或影响均堪称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王蒙作品的德语译介历经三个阶段,即蓬勃发展的1980年代、逆潮而上的1990年代以及整体低迷但不乏亮点的21世纪二...
关键词:王蒙 德国 译介史述 接受研究 
1930—19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探索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1年第6期202-207,共6页杨雅洁 
源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自1930年代传入我国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接受与转化过程,其间有起伏和反复,也有探索与论争,并在1950年代逐渐成为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的文艺理论话语,被第二次文代会确立为文艺创作的原则。虽然它的指...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艺理论 
刘心武在法国的接受与阐释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1年第3期199-203,共5页庞茂森 
刘心武是最早一批中国当代作家海外译介的成功范例。其作品最先在法国得到译介,迄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本文梳理刘心武作品在法国的翻译与传播,考察作家作品的接受情况,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作手法、反思伤痕的创作动机、歌颂无名之辈...
关键词:刘心武 法国 译介 接受 阐释 
想象与重生:迟子建作品在日译介与评说被引量:3
《当代文坛》2020年第5期77-82,共6页韩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磨合’与日本能乐范型理论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WW02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日文化融合与冲突:世阿弥能乐论对日本能剧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YJC75200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日本古典能剧‘唐事物’素材考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JK0420。
日本学界对迟子建作品的研究,着力于探寻作家生活经历给予创作的影响,揭示作品中呈现的生命意象与作家生活场域间的内在关联性。迟子建的小说,更新了日本学界对中国东北的认识。面向作品中的“神秘性”,与西方“观看”的浅表化或“玄而...
关键词:迟子建 日本 译介 审美期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