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华

作品数:50被引量:9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德育陶文化隐性德育道德道德资本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职业时空》《高教学刊》《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职业院校“三个结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教学刊》2024年第29期189-192,共4页张祖华 
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艺术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2023JSJG754);2022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陶艺匠心、铸魂育人:基于地域文化‘三进三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阶段性成果(苏教社政函[2022]8号);2021无锡市思政示范课堂“陶文化特色思想道德教学”阶段性成果(锡教高职发[2021]5号)。
“大思政课”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场域。“大思政课”理念下思政课实践教学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育人大思路、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爱国大情怀、民族与世界相结合的全...
关键词:职业院校 三个结合 大思政课 实践教学 陶文化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三重逻辑
《高教学刊》2024年第27期139-142,146,共5页孙晶 张祖华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课题“‘三进’与‘三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2019SJB309);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三全’与‘三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2022JSSZZD12)。
信息技术发展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区隔,拓展高校教育供给并推动师生权力分配从异化失衡走向深度平衡。但普适化网络参与在拓展高校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提出新挑战。为了不因“技”而失“目”,高校思政课...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政课 引领 熏陶 践行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被引量:1
《高教学刊》2024年第10期173-176,共4页张祖华 
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艺术类高职院校‘大思政课’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2023JSJG754);2022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陶艺匠心、铸魂育人:基于地域文化‘三进三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阶段性成果(无编号);2021无锡市思政示范课堂“陶文化特色思想道德教学”阶段性成果(锡教高职发[2021]5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特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优势,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教育...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院校 “大思政课”教学 陶文化 三堂融陶 
特色传统文化融入艺术院校“大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文教资料》2023年第20期77-80,共4页曹囝 张祖华 
2022年度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2022JSSZYB41);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专项课题(22SZB-024);2022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陶艺匠心、铸魂育人:基于地域文化‘三进三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艺术院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艺术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是艺术院校的使命担当,是艺术类学生学情所致,是坚...
关键词:艺术院校 “大思政课”教学 特色传统文化 
系统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研究
《江南论坛》2023年第8期9-13,共5页曹囝 张祖华 
202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资助课题(编号22SZB-024);2022年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示范点项目“陶艺匠心、铸魂育人:基于地域文化‘三进三融’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阶段性成果。
“谱系”强调事物关联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系统哲学认为,世界万物皆系统。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一个系统,呈现整体性、层次性与目的性的系统特点...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传承研究 系统观念 传承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系统探析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94-97,101,共5页张祖华 
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21SYC-147)。
本文运用系统思维,借鉴“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探索路径,系统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的来源、内涵和路径。从逻辑向度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来源包括:人民创造历史的认识向度、人民中心论的价值向度、传统民本思想的历...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人民观 逻辑向度 系统维度 实践机制 
陶文化课程思政体系系统研究
《系统科学学报》2022年第2期96-99,共4页张祖华 
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21SYC-147);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宜兴紫砂陶。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优秀传统陶文化,将陶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探索并实践陶文化课程思政体系。将系统论应用于陶文化课程思政体系,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陶文化课程思政体系的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四大...
关键词:要素 结构 运行机制 陶文化思想道德教育 课程思政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系统哲学解读被引量:1
《系统科学学报》2020年第4期51-54,共4页张祖华 张弛 
2018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8SZC-30);201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C-a/2016/03/02);2014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z/2014/10)。
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需要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如何精准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运用系统思维从新时代"人民"内涵的系统解读、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的系统分析、解决...
关键词:系统哲学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复杂系统 子系统 
陶文化育人系统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4
《系统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64-67,共4页张祖华 
2018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18SZC-30);201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C-a/2016/03/02);2014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z/2014/10)。
陶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文化育人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将系统论应用于陶文化育人系统,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陶文化育人系统的管理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四大要素构成和相互关联,促进诸要素间...
关键词:系统论 陶文化育人 要素 运行机制 
自组织涌现律视阈的“三堂融陶”德育模式研究被引量:5
《系统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41-44,共4页张祖华 
2018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基于陶文化和隐性德育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8SZC-30);2014江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2014/10)
涌现是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所没有的特性、功能、行为,也是这个层次上的极值、最优值。系统选择消耗最少的能量,取得最大的效益和获得最高的速度,结构更优化,这是涌现的本质。陶文化是宜兴优秀传统文化,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身处陶都宜兴,...
关键词:自组织涌现 陶文化 “三堂融陶”德育模式 涌现“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