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峰

作品数:1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参议论文审题立意《囚绿记》《桥边的老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面叙事艺术的深度——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赏析
《语文建设》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苏宁峰 
《桥边的老人》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既是名篇,当作品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当结合文本具体细致地分析海明威借鉴绘画艺术创作可视的文字画面,运用物化的视角、类似“重章叠唱”手法,以及重复、错位、反讽、象...
关键词:艺术手法 物化视角 文字绘画 修辞秘蕴 
跌落尘埃的深渊--海明威《桥边的老人》主题解读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4期55-58,共4页苏宁峰 
《桥边的老人》入选人教版普通高中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将它置于海明威战争作品中进行互文解读,既能深入地理解战争对人的身心伤害及价值伤害,又能具体分析荒原时代的存在主义思潮和古典悲剧命运观,进而借助文化象征的透铣领...
关键词:互文品读 战争伤害 存在主义 古典悲剧 
《故都的秋》:幽闲的妙韵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2期121-124,共4页苏宁峰 
《故都的秋》之趣味是陆机所云之“大羹之遗味”,是众多味道的复合。其趣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独异深致的个性审美情趣、幽赏静对的文人审美雅趣以及幽闲清妙的文化审美韵味。前两种趣味我已分别在拙作《故都的秋:孤寂的秋意》与《故...
关键词:文化审美韵味 幽闲清妙 文人与市井 
《曹刿论战》:经典文本的文化精神取向教育(二)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12期55-60,共6页苏宁峰 
问战:穿透疑问见史官精神关于《曹刿论战》的第二项教学困惑其实早已有之。质疑者名声显赫,柳宗元也。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卷一中曾如此评说柳宗元:
关键词:《曹刿论战》 精神取向 经典文本 教育 文化 《柳南随笔》 教学困惑 柳宗元 
《曹刿论战》:经典文本的文化精神取向教育(一)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10期50-54,共5页苏宁峰 
问难:不置于丘壑,如何见精神?经典名篇《曹刿论战》进入到中学语文教材是在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第241-244页。同书下引皆从此。且简称为《用书》)相应篇章一以贯之地...
关键词:曹刿论战 关眼 教师教学用书 中学语文教材 经典文本 文化知识 教学指导 鲁庄公 经典名篇 左传 
《风筝》:寂寞的原野——启蒙者的绝望面对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8期40-44,共5页苏宁峰 
一、主题新说 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的散文名篇《风筝》被人教社收录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其文最有争议的莫过于它的主题。人教社教参在“整体把握”上倾向于“一文多义”说。它说:“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
关键词:《风筝》 启蒙者 绝望 原野 寂寞 自省精神 人教社 鲁迅 
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17年第1期10-11,共2页莫笑梅 苏宁峰 
2016年的一篇高考作文《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在网上流传,这既是一篇满分作文,更像是一篇声讨母亲的檄文。考生以一种非常不满,甚至是指责、愤怒的心情,对母亲一直以来的严格要求发出"控诉"。——编者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莫笑梅从...
关键词:生命 高考作文 满分作文 严格要求 母亲 考生 学语 小学 
《陈情表》:儒者的言语人格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年第9期43-45,共3页苏宁峰 
一 《陈情表》乃李密传世之作,百代名篇。人教版语文课本将其归录于高中必修五之"抒情散文"单元,教参以"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作为教学重点。此论自有其历史的可接受性,然窃以为,为达成此教学...
关键词:陈情表 可接受性 语文课本 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 传世之作 教参 语言艺术 人教版 文化心理 
议论文审题立意(三)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中旬)》2016年第7期54-58,共5页苏宁峰 
【文题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关键词:审题立意 议论文 材料内容 文章 文体 作文 
《陈情表》:儒者的陈请智慧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年第7期87-91,共5页苏宁峰 
《陈情表》是百代名篇,人教社将其归录于高中必修五之"抒情散文"单元。教参以"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作为教学重点。为了此教学重点的落实,须设置"儒者的陈请智慧(策略)"作为另一个相应的教学重点。要真正赏读此文,我们...
关键词:陈情表 教学重点 教参 抒情散文 儒家思想 人教社 人教版 写作动机 圣朝 移孝作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