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周代诗乐歌诗插图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古典文学知识》《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诗外传》所见《韩诗》篇次考——以熹平石经《鲁诗》、海昏侯墓《诗》为参照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李辉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诗经》的早期经典化研究”(23BZW036)阶段性成果。
汉代诸家《诗经》在篇次上存在较大差异。《韩诗外传》引《诗》具有一定的体例,即各章章次与章中所引诗篇在《诗》中的篇次高度吻合。因此,从《韩诗外传》的引《诗》次第,可以考察《韩诗》的篇次情况。通过排比,可知《韩诗·瞻卬》《假...
关键词:韩诗外传 韩诗 熹平石经 海昏侯墓 
引述与转写:从《诗经》“先民有言”“人亦有言”看西周后期的雅诗创作
《文史知识》2024年第11期93-98,共6页李辉 
2022年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代‘诗教'与《诗经》经典化研究”(22WXC008)阶段性成果之一。
西周后期王道衰微,礼乐崩坏,为典礼用乐特制的仪式乐歌开始消歇,代之而起的是讽刺时政的“变雅”作品。变雅讽刺诗不仅在内容、功能上与雅颂正声大异其趣,更在诗乐创作机制、诗乐观念上体现出诸多新变。这一点可以从相关诗篇“先民有言...
关键词:讽刺诗 创作机制 变雅 诗乐 《诗经》 仪式乐歌 雅诗 新变 
论周代歌诗与舞蹈的分野——兼驳《诗经》“诗乐舞合一”说
《文学遗产》2024年第5期98-111,共14页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诗经》的早期经典化研究”(项目编号23BZW036)阶段性成果。
前人常以“诗乐舞合一”描述周代歌诗及《诗经》的乐用形态,然而周代歌诗与舞蹈在“发德”“象德”与“示事”“象功”的功能旨趣,以及歌舞主体、仪式空间与节次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在《大武》乐章中就有鲜明体现。受这一观念影响,周...
关键词:《诗经》 歌诗 舞蹈 “诗乐舞合一” 燕舞 
论周代歌诗的“文本化”--兼论《诗经》中复杂文本的成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李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JDZD02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周代‘诗教’与《诗经》经典化研究”(22WXC008)
歌诗的“文本化”过程,脱离了动态立体的乐用语境,剥落了“乐本”诗辞之外的其他乐用信息,使得歌诗成为平面、静态、固化的纯文本,造成部分歌诗文本的歧杂和诗义的难解。今本《诗经》中的复杂文本,如一些不整齐的叠咏曲式,可能是歌诗“...
关键词:《诗经》 乐本 口头 文本化 
论《诗经》讽谏诗的创制与入乐机制
《文学评论》2023年第3期180-188,共9页李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歌唱研究”(16CZW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诗为谏”是周代谏说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酝酿于礼乐昌明时代的《雅》《颂》正声之中,是周代诗乐与政治言说良性互动的一种话语方式。这一讽谏机制的有效运行,并不必然催生出直陈王阙的政治讽谏诗,相反,正是西周后期礼崩乐坏,正常...
关键词:讽谏诗 献诗 献曲 入乐 无算乐 
周代典礼用乐“乐节”的形成——以《诗经》燕饮歌唱为中心被引量:1
《音乐研究》2022年第5期9-21,共13页李辉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歌唱研究”(项目编号:16CZW015)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22JDZD025)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上取”“下就”的体例来重构天子“乐节”的研究,有本末倒置之弊,不符合《诗经》作为王朝礼乐的整体属性,也与周王朝在礼乐上的典范地位相违背。所谓“礼乐自天子出”,应是天子的“乐节”及所用歌诗,下移为诸侯大夫所“通用”。...
关键词:乐节 上取 下就 通用之乐 升歌 间歌 合乐 
《诗经》章次异次考论被引量:2
《文学遗产》2021年第6期52-64,共13页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诗经》歌唱研究”(项目编号16CZW015)阶段性成果。
《诗》的分章及章次在乐用和赋诵时虽有体现,但并未得到明确标识。章次的意义和功能,主要在书写文本的流传与阐释中得到强化。因早期《诗》文本的多样面貌,故诗章异次现象并非偶见。综核熹平石经《鲁诗经》、阜阳汉简《诗经》、清华简...
关键词:《诗经》 章次 异次 重章 安大简《诗经》 
周代歌诗“乐本”形态探论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12-122,210,共12页李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诗经》歌唱研究”(16CZW015)。
《诗经》是周代歌诗高度"文本化"、经典化之后的文本,已删略了诸多与乐用相关的信息。在周代,存在服务于乐用、在技术操作层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乐本"文献,其内容形式多样,既有歌诗,也有歌演所用曲谱、舞谱以及相关技术性记述。就歌...
关键词:歌诗 乐本 乐用 乐章 文本化 
仪式与文本之间——论《诗经》的经典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8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0-61,共12页李辉 林甸甸 马银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ZW015)
《诗》是周代典礼仪式上用于歌唱的歌辞文本。周代仪式乐歌的文本内容与仪式中的话语要素存在密切的互文关系。随着周代礼乐制度的发展,颂、雅、风不同诗体的创制、乐用机制及其与仪式的关系也有变迁。《诗》的流传存在于两个系统,即乐...
关键词:《诗经》 仪式 文本 经典化 
《礼记·檀弓》所见孔门论学及其学术生态
《励耘学刊》2019年第2期87-102,共16页李辉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诗经》歌唱研究”,项目编号:16CZW015
《礼记·檀弓》记载了孔门讨论丧葬礼节的内容,展现了孔门论学的方式、特征及其学术生态:儒家"相礼"的职业传统,使得孔门论学多处于具体的礼仪实景之中,"观礼"成为孔门重要的教学方式;孔子去世后,"闻诸夫子"成为弟子论学的常见言说方式,...
关键词:礼记 檀弓 孔门 学术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