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华

作品数:68被引量:2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高校地方高校找矿预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学刊》《矿物学报》《桂林理工大学学报》《科教导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桂东北鹰扬关地区丹洲期变质基底的构造属性:来自下龙组含磷岩系的年代学证据
《地球化学》2025年第2期263-276,I0001-I0006,共20页吴杰 冯佐海 秦亚 苟小芳 黄南锐 黄永高 刘奕志 范天一 王葆华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AA0355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2018、42072259);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4KY0268)联合资助。
为明确桂东北鹰扬关地区丹洲期变质基底的构造属性,本研究对鹰扬关地区下龙组连续可追溯的含磷岩系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件年代学样品(YY2301和YY2303)呈现出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U-Pb年龄集...
关键词:构造属性 含磷岩系 碎屑锆石 下龙组 鹰扬关地区 
“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化学专业为例
《高教学刊》2025年第9期60-63,共4页刘希军 王葆华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流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例”(2021J GZ12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时代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3JGA192)。
“四新”背景下培养创新型理科人才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作为理工科人才主力军的地方高校,需要找准地方高校理科专业建设发展定位,将能力与素质作为理科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并从科学思维、科学素质、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四个方面...
关键词:地方高校 理科人才 “四新” 人才培养 地球化学专业 
科普教育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博物馆市场化建设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5年第5期0205-0207,共3页王莹 朱佳玲 张佳莉 王葆华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24010048);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动培育十点项目(2024qmkxsz-05)。
高校博物馆是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受主客观两方面的不利因素影响,高校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优势与不足并存,故而在科普教育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博物馆市场化建设成为热点。本文探讨了市场化建设对于高校博物馆开展科普...
关键词:科普教育 高校 博物馆 市场化 
自然资源科普育人路径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王葆华 刘希军 王莹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普教育平台建设”(项目编号:桂科AD24010048);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信息化能力提升与建设”(项目编号:桂科AD23026339);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成矿与勘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编号:桂科ZY21195031)。
自然资源科普育人是培养公众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思考自然资源科普育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自然资源科普育人效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顶层规划、提高科普教育者专业素养、推进科普育人...
关键词:自然资源 科普素养 科普育人 
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以“岩浆岩岩石学”为例
《高教论坛》2024年第8期42-45,共4页刘希军 王葆华 康志强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流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例”(2021JGZ125);“地方理工科高校‘3+3’科教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2023JGA194)。
对新工科视域下地方高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升级改造路径进行思考。分析了工程教育的“变”与“不变”,探讨了新工科的“新”,提出新工科视域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建设内涵,并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建设为例,对新工科视域下专业课程建设进...
关键词:新工科 传统工科 专业课程 地方高校 
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主体意识的建设路径探讨被引量:2
《高教论坛》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王葆华 刘希军 康志强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流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例”(2021JGZ125);“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地方高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2020JGZ122);“地方理工科高校‘3+3’科教融合模式构建与实践”(2023JGA194).
高校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在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主体意识方面存在不足。本文认为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主体意识的建设内涵包括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担当意识、道德意识等四方面,并基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状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专业课教师 主体意识 思考 高校 
广西南丹石炭系黄龙组下段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1
《地球化学》2023年第5期637-648,共12页韩怡颖 刘希军 王葆华 时毓 李政林 刘潇 邓发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20552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GXNSFFA245005);广西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类项目(ZY21195031);广西八桂学者项目(2018-有色金属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BZ2021093)联合资助。
广西南丹大厂石炭系黄龙组碳酸盐岩对探讨右江盆地石炭系古沉积环境和古海水氧化还原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研究区碳酸盐岩样品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碳酸盐岩的Mn/Sr值均小于3,表明样品能够反映原始海相化学性质;SiO_(2)...
关键词:广西南丹 石炭系 碳酸盐岩 地球化学 古环境 
“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工业建筑》2023年第7期I0027-I0027,共1页刘希军 王葆华 夏志鹏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流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例(2021JGZ125);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灌阳县郊野外地质填图实习“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2021JGA191)。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面向世界科技发展,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等教育要肩负起责任。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简称“四新”),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重点内容。由颜功兴、曾...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人民生命健康 思考与探索 天津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 国家重大需求 文科建设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主体意识建设的探讨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年第3期22-25,共4页王葆华 刘希军 陶剑飞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一流专业的一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岩浆岩岩石学》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1JGZ125);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党支部加强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UTDJ2019018);桂林理工大学202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加强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课题编号:GUTDJ2021008)。
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作为落实高校四大职能的重要责任人,必须加强其主体意识建设。在结合高校二级学院院长岗位关注内容基础上,明确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主体意识的建设内涵应包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群众意识、战略意识...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学院院长 主体意识 建设探讨 
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构建研究被引量:7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年第2期91-93,共3页刘希军 王葆华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改课题(JGY2021093);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JGZ125)
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型人才需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新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生导师团队有利于解决单一导师制下研究生培养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该文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从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构建、研...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研究生导师 导师团队 能力培养 构建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