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其伦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推类荀子谬误先秦诸子逻辑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金融教育研究》《学理论》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究——基于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衔接被引量:1
《黑河学刊》2014年第8期110-112,共3页訾其伦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2-CXTD-09)资助项目;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
课程是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学政治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质量。中学新政治课教学对政治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较以前更高。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教学技能 教学能力 
认知逻辑的人学蕴含论
《学理论》2014年第10期65-66,共2页訾其伦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1FZX009)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哲学社科创新团队(2012-CXTD-09)的成果
认知逻辑摒弃了作为思维立法者的观念,在语言基础上涉及人;在研究方法上关心人;在学科体系上以人为中心,从语言、心理、脑与神经、文化与进化等多方面介入对人的生理、心理、语言和文化进行研究。认知逻辑中蕴含的人学思想对于执政党进...
关键词:认知逻辑 人学蕴含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先秦诸子关于“名”之谬误思想探讨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34-36,共3页訾其伦 
2011年度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先秦诸子对思维形式中"名"的谬误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先秦关于"名"的谬误理论。先秦诸子的"名"之谬误思想熔铸了求治的时代精神,该理论为当今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和借鉴。维护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和谐发展,既要加强社会主...
关键词:“名” 谬误 求治 
先秦诸子“推类”之谬误理论探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訾其伦 
2013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编号:132400410399);2011年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先秦诸子对推类思维形式中产生的谬误所进行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先秦关于推类的谬误论。该理论既熔铸了求真也熔铸了求治的时代精神。研究诸子推类中的谬误理论,对于今人的思维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推类 谬误 求真 求治 
先秦的正名理论及其启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11-14,共4页訾其伦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先秦诸子在"诸侯异政"、"贵贱无序"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正名理论,虽然其出发点和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但诸子的正名理论都主张通过德治和法治方法的互补性来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先秦诸子的正名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以下...
关键词:正名理论 先秦诸子 社会和谐 
论墨子的选人用人之道
《领导科学》2012年第08Z期53-54,共2页訾其伦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十分重视人才,他把人才视为"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墨子.尚贤上》,下引《墨子》只注篇名),认为"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把推崇、任用贤能之人视为为政之本,认...
关键词:人才选拔 尚贤 墨家学派 选人 为政者 小材大用 激励方法 物质待遇 才尽其用 人力资源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启示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年第8期210-211,共2页訾其伦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将民众视作治国安邦之根本的一种政治学说,包括爱民、重民、顺民、富民、利民等内容。作为一种统治方略,该思想既有合理的元素,也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对于今天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以史为鉴,建设和谐社会,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民本思想 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 启示 
高校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第5期55-56,共2页訾其伦 
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高要求,为传统逻辑学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高校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教学应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逻辑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论《吕氏春秋》的推类理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3期9-11,共3页訾其伦 
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办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10FZX008);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的成果
秦汉之际的《吕氏春秋》在前人关于推类理论的基础上,对推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推类理论上承先秦、下启两汉。因此,研究《吕氏春秋》中的推类理论是中国古代逻辑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思...
关键词:《吕氏春秋》推类  类不可必推 
《吕氏春秋》的正名论探析
《作家》2012年第2期125-126,共2页訾其伦 
201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10FZX008);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成果
秦汉之际的《吕氏春秋》非常重视"正名"问题,强调名实相符,提出了"以审名实"、"察类"、"辩议"等检验名实相符与否的正名原则和方法,形成了"以实审名"的唯物主义正名观。《吕氏春秋》的正名论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的相关逻辑思想,但它...
关键词:《吕氏春秋》 正名 名实相悖 以实审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