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婷

作品数:9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陶行知文化救国教育认证教育模式教育救国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史研究辑刊》《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比较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华岗的理想人格与其办学理念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2期49-51,共3页崔玉婷 
华岗(1903-1972)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兼有中国传统士人“志于道成于仁”的人格理想和学者情怀、大师风范及素养,加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理论修养,因而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他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眼界开阔,坚持正...
关键词:华岗 理想人格 办学理念 
延安教育模式与邹平教育模式: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不同路向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4期88-95,共8页崔玉婷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基础教育百年改革进程中的教育思想与文化差异研究"(05JJD880061)成果之一
延安教育模式与邹平教育模式为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基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不同性质与路向的救国模式与教育实践。前者的路向为政治革命,后者则为文化革命。性质、路向不同,决定了二者的手段、策略也有所不同。其不同主要有:教育理念上...
关键词:延安教育模式 邹平教育模式 以政统教 以教统政 
学校的质量认证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6期28-31,共4页高焕祥 崔玉婷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议题,中国目前的教育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校的教育认证评估,是促进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现有的认证评估体系中,CITA认证不失为一种较好的...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教育认证 
强化教育质量保证:若干教育认证评估方法的探析与比较被引量:4
《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69-72,92,共5页崔玉婷 高焕祥 
教育认证评估是强化教育质量保证、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教育认证评估有多种方式,目前国内尚无完善的、规范的教育认证评估标准体系和专业认证机构。中国的教育认证评估有待于借鉴国际认证评估的经验并进行自我完善。
关键词:认证 教育认证 CITA认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述评被引量:3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崔玉婷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精英对国民的启蒙较前进一步走向深入,进入到国民性改造的层面。他们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在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因而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方向——坚持...
关键词:国民性 国民劣根性 改造国民性 个人主义 独立人格 
异源同流 和而不同——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被引量:5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崔玉婷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科研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面对中国自近代以来的日渐衰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梁漱溟 陶行知 乡村教育思想 文化救国 教育救国 
胡适、陶行知接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方法论比较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崔玉婷 
胡适和陶行知由于各自出身、性格和所受教育有所不同,导致其所关注的中国教育的领域不同,前者主要关注大学教育和学术,后者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之中,因此二人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接受及本土化的程...
关键词:胡适 陶行知 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格义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崔玉婷 高焕祥 
关键词:学校文化 校训 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 学校管理 
梁漱溟、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教育史研究辑刊》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崔玉婷 
面对中国自欧风美雨东来之后的日渐衰弱,梁漱溟、陶行知二人分别从文化救国、教育救国的角度出发,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走从乡村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由于从事的领域相同而角度不同,其乡村教育思想就有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并且...
关键词:梁漱溟 陶行知 乡村教育理念 比较研究 文化救国 教育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