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彬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职业价值观医学生高校思政课高校孔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学理论》《科学咨询》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探索被引量:2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170-172,共3页于青华 张喜彬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NZYJGSZKY2020001);辽宁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项目“《卫生法学》课程的法治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NZYJGSZY201900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博、蕴含丰富,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是一场跨时空的智慧交流与融通,既提升了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效,又促进了传统文化自信。在二者有机融合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新性解读中华优秀传...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探索 
试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三个结合
《改革与开放》2022年第8期52-56,共5页张喜彬 
202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引领力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LNZYJGSZKY2020016);2021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青计划”立项课题“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研究”;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LNZYJG2022136)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期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新起点和新方向,从育人模式、育人路线和育人机制3个维度积极构建二者的双轮驱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布局而言是一次极其重要且意义重大的探索。大学生思想...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疫情防控背景下医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路径
《进展》2021年第17期186-187,共2页张喜彬 
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LNZYJGSZY2019008《卫生法学》课程的法治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LNZYJG2020138基于Rubric量规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打击;而对于《卫生法学》课程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法律宣传普及契机。当社会成员集体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恶劣影响,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诉求就明显紧迫而深刻。探索疫情防控背...
关键词:疫情防控 公共卫生法律 法治精神 培育路径 
用伟大抗疫精神引领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被引量:1
《科学咨询》2021年第38期286-287,共2页张喜彬 
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LNZYJGSZY2019008卫生法学课程的法治精神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LNZYJG2020138)“基于Rubric量规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项目编号:LNZYJGSZKY2020016)“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引领力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形成了内涵深刻文化意蕴丰富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加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伟大抗疫精神所展现的尊重生命、...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 医学生 职业价值观 培育 
儒家角色伦理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改革与开放》2019年第23期100-103,共4页张喜彬 
2016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儒家角色伦理视域下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L201632);2017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功能与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lnzy014)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医患关系的持续紧张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对医学伦理的重新思考刻不容缓,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构也迫在眉睫。回顾历史,传统医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儒家伦理的规范和制约下形成的。而儒家角色伦理站在“人人关系...
关键词:儒家 角色伦理 医学生 职业价值观 
高校思政课移动互联网平台教学的四个融合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91-93,共3页张喜彬 
2018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LNZYJG2018104)阶段性成果;2016年辽宁省社会规划基金项目(L16BSZ068)阶段性成果
当前数字化的发展风头强劲,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研究热点。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移动互联网平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移动互联网平台 教学 融合 
网络“三政”环境建设对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
《改革与开放》2018年第19期20-22,共3页张喜彬 
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辽宁省公共危机舆情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16BSZ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建设对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网络政治环境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网络政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网络政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
关键词:网络政治环境 网络政策环境 网络政商环境 辽宁振兴 
国家安全视野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战略意义
《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3期1-2,共2页张喜彬 
2016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6BSZ068)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并显现出巨大的社会和国际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正是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日益突出的国家安全问题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审视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从空间...
关键词:国家安全 党风廉政建设 战略意义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引导的政治伦理意蕴
《世纪桥》2017年第6期41-42,共2页张喜彬 
2016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6BSZ068)的阶段性成果
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是信息社会的时代产物,当前网络政治参与已然成为时代潮流,彰显了新时代社会大众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多元文化背景下,公共危机网络舆情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也走向多元化,这给政府执政公信力提出前所未有的冲...
关键词:公共危机 网络舆情 引导 政治伦理 
网络舆情引导——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9期66-67,共2页张喜彬 
2016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6BSZ068)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正在兴起;另一方面,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推进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急需破解之道。高校只有...
关键词:网络舆情引导 高校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