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林

作品数:9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更多>>
发文主题:贝多芬器乐演奏审美理解歌唱审美特征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论铜管演奏中节奏、节拍、速度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被引量:3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9-112,共4页张新林 
在吹奏铜管乐器的过程中,无论是每日练习,还是练习曲练习、乐曲练习,或者与钢琴合奏、乐队合奏,不管演奏者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事实上吹奏出的声音,始终与节拍、速度、节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铜管吹奏中的节拍、速度、节奏审美理解能力,...
关键词:节拍 速度 节奏 铜管演奏 审美能力 
试论铜管演奏中的和声审美理解能力培养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9-73,共5页张新林 
在吹奏铜管乐器的过程中,无论是每日练习,还是练习曲练习、乐曲练习、或者与钢琴合奏、乐队合奏,不管演奏者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事实上吹奏出的声音,始终与和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铜管吹奏中的和声审美理解能力,是铜管演奏者的心理审美过...
关键词:和声 铜管演奏 审美理解 
歌唱与铜管演奏基本要素与审美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84-87,90,共5页张新林 
歌唱与铜管演奏是两种不同形式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们都是通过表演者的口腔、呼吸、共鸣腔体以及声音位置的掌控等来进行表演的,这就使得二者之间又有了一些联系和共通之处。我们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歌唱与铜管吹奏基本要素与审美...
关键词:铜管演奏 歌唱 审美特征 比较研究 
试论器乐演奏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被引量:2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张新林 
器乐演奏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决定着演奏者自身艺术水平的高低与优劣。审美意识的建立与培养,其核心是审美标准的建立与培养,是通过演奏实践和审美鉴赏,在意识中建立起的演奏审美标准,并以此标准指导和要求自己的演奏。同时,审美创造...
关键词:器乐演奏 审美意识 建立 培养 
试论器乐演奏的审美认知结构被引量:2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张新林 
器乐演奏审美认知结构,是器乐演奏活动中形成的对未来演奏审美活动起支配作用的认识因素之间的构成关系。在演奏活动中,其职责是对审美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是器乐演奏审美认识活动的心理机制,包括了器乐演奏审美认知过程、审美认知技能...
关键词:器乐演奏 审美 认知 审美创造 
小号演奏最佳心理状态培养被引量:6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88-91,共4页张新林 
小号演奏心理障碍是小号演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属于正常心理活动的受阻变化 ,但有时会对小号演奏产生较大消极作用 ,具有多发性、临场情景性及情绪性的特点。小号临场演奏最佳心理状态 ,是演奏者临场表演时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水平的心...
关键词:小号 演奏动作 表演 演奏心理 演奏者 音乐 创作 情绪性 自身 轻松 
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两个极端被引量: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3-58,共6页龙本裕造 张新林 
《第九交响曲》中包含着贝多芬的真正思想和精神,是同席勒《欢乐颂》诗歌初稿内容一脉相承的。席勒再版以后的诗歌删除了一些重要内容,《第九交响曲》中的歌词已经过贝多芬的改编。《战争交响曲》是贝多芬为纪念“奥法”战争胜利而创作...
关键词:贝多芬 音乐作品 《第九交响曲》 《战争交响曲》 《拉斯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 《献给爱丽斯》 钢琴曲 思想感情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不同演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71-75,共5页张新林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一直是世界各大音乐比赛小号专业的必选曲目 ,是各大交响乐团招聘小号演奏员的常用曲目 ,也是当今各国音乐学院小号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学经典作品之一。对这一作品演奏的比较研究 ,以确定他们的演奏在作...
关键词:小号 演奏 大调 协奏曲 海顿 曲目 艺术处理 探寻 优劣 作品 
贝多芬的独创性被引量:2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49-54,共6页龙本裕造 张新林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音乐体裁的作品 :歌剧、交响曲、管弦乐曲、奏鸣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合唱、独唱等。在这些作品中 ,贝多芬在对音乐语言的发展、音乐形式和结构的发展、音乐的表情和表现都超越了前人所未达到的水...
关键词:贝多芬 转调 弦乐四重奏 音乐形式 管弦乐曲 音乐体裁 奏鸣曲 作品 独唱 独创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