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正平

作品数:49被引量:9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教学几何光学建构主义传统课堂课堂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教学研究》《光电子.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探究性实验谈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被引量:4
《湖南中学物理》2019年第5期67-70,共4页杨哲 吴园园 洪正平 
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新课标的重大调整凸显了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要求,在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本文通过特定的探究性实验谈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
关键词:科学探究素养 探究性实验 物理教学 
自然这幅长卷——物理与文学的交融被引量:1
《物理通报》2018年第5期96-98,共3页马璐 洪正平 
物理与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双子塔”,是人类在描绘自然时的两种不同语言,其对真理本质问题的揭示具有相似性.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物理的视角审视文学,将文学的情趣渗透到物理学习中去,对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均衡...
关键词:物理与文学 科学与人文 人文渗透 
物含臻美总堪寻——物理与艺术的交融被引量:1
《物理通报》2017年第5期124-126,共3页马璐 洪正平 
物理与艺术是人类拥有的文化现象,是人类认知自然的两种不同手段或语言.艺术是对具有美感的事物进行直观想象,物理则是从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总结出简洁而又能揭示事物本质的物理规律,它们在对自然本质的揭示以及美的表达上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物理与艺术 科学与人文 人文渗透 
论两种教学模式下物理教学的区别——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比较被引量:2
《物理通报》2015年第12期121-122,129,共3页张廷 洪正平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兴起,引起了很多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契合了当今时代对个性化教学追求的历史趋势.本文通过浅析传统的物理课堂与翻转物理课堂的相同和差异,探讨了中学物理教...
关键词:物理教学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浅析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物理教学区别被引量:5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5年第9期65-67,共3页张廷 洪正平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近些年来在国内教学中颇受教育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物理课堂与翻转物理课堂的相同和差异,探讨了中学物理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物理 
“力的合成”教学认识论分析
《物理通报》2015年第S1期66-68,共3页赵晓丹 洪正平 
物理教学论把认识论看作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认为物理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笔者通过分析大量"力的合成"教学案例,发现成功的"力的合成"教学过程必定符合皮亚杰认识论中的内间外理论.
关键词:认识论 力的合成 教学规律 
高中物理习题课学案编写方法探讨被引量:1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5年第6期9-10,13,共3页吴园园 洪正平 
将高中物理习题课与学案教学相结合被认为是提高习题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而学案的合理编制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本文试图结合学案教学和物理学科习题课的特点,阐述物理习题课学案各部分的编写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习题课学案 编写方法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力的合成》教学被引量:1
《中学物理》2015年第5期4-5,共2页赵晓丹 洪正平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笔者通过分析大量《力的合成》教学案例,发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基本都是从生活中丰富的感性材料人手,然后由表及里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最后上升到思维活动(形成定律)高级...
关键词:《力的合成》 发生认识论 教学案例 教学规律 相互作用 物质结构 教学过程 感性材料 
牛顿第二定律意义及图像的剖析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79-82,86,共5页洪正平 高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11JJD880017);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但是不同的教科书对该理论的论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不同作者对物理定律本身的理解和解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给实际的教学带来了困惑,为帮助教师对此问题有所辨别,本文详细的解释了牛顿...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 函数图像 物理教学 
RC电路暂态过程的实验改进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洪正平 
运用能够输出正负对称方波电压的信号发生器频率可调的特性,改变方波电压的频率,以达到改变RC暂态电路的充放电时间的目的,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不同时间常数的RC电路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电路中充放电电流的波形图。
关键词:暂态电路 时间常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