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尚军

作品数:25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正义道德伦理博弈美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伪装难题与正义的稳定性——基于契约道德理论的一种分析
《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6期111-117,共7页费尚军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对道德狂热的批判及其意义研究”(20ZX02)的阶段性成果。
契约路径一直在哲学理论的发展中延续而未曾停滞,同时与之相伴的是这一路径所呈现的具有延续性的深刻的哲学问题。人们运用契约论的工具来创造道德并为之奠定实践理性的根基,却始终面对着如何来描述所建构的道德或正义原则的有效性和稳...
关键词:契约论 正义 稳定性 伪装 
服从与道德的稳定性——大卫·高塞尔行为类型重构的伦理分析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4期77-83,共7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6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ZX18104)
协定道德一直是契约论的主题,然而如何解释人们服从道德的理由而维系其稳定性,一直是人们需要面对的解释难题。大卫·高塞尔在承继一种"不受欢迎"的霍布斯传统的基础上,力图通过行为类型的重构,以一种"有约束的最大化者"来确证服从问题...
关键词:大卫·高塞尔(David Gauthier) 服从 道德稳定性 行为类型 
道德现场的运用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育——对当前高校伦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一种探究被引量:1
《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34-37,共4页费尚军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伦理学课程教学中道德现场的运用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培育"(课题编号:JXJG-15-1-10)的研究成果之一
伦理学课程教学不仅一直为人们诟病为脱离实际的理论宣教,同时,由于缺乏结合具体理论阐释的道德现场的教学设计,也难以在充分的教学互动中激励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基于该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性...
关键词:伦理学 课程教学 道德现场 大学生 道德主体性 
“作为一个公民”的伦理——道德报偿与公民伦理建构秩序图景的省思
《学习与实践》2019年第5期124-130,共7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6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ZX18104)
在现代性的世俗化进程中,道德报偿的历时性嬗变在于,从世俗生活条件本身出发来确证应得报偿的正义和伦理秩序。在日常交往与公共交往关系的分离中,当差异化的人情原则呈现出扩展性的局限,新的伦理实存便产生了"作为一个公民"的道德需求...
关键词:道德报偿 公民伦理 社会秩序 正义 幸福 
权力、正义与幸福--柏拉图《高尔吉亚篇》中的生活方式之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5-50,共6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视域中的道德报偿理论研究”(12CZX060)
作为柏拉图早期对话的著作,《高尔吉亚篇》提出了他在伦理学方面大部分主要的问题。以追问修辞术而开始的对话,呈现的统一性,其实却是涉及生活方式之争的道德主题。而正是基于对权力意志与自由、正义和幸福的主题论争,其阐明了唯有正义...
关键词:柏拉图 《高尔吉亚篇》 生活方式 权力 正义 幸福 
从法律正义到道德信仰——道德报偿的斯密图式及其当下省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0-45,共6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视域中的道德报偿理论研究"(12CZX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民伦理建构视域中的道德报偿理论研究"(11YJC720010)
在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中,法律正义的优先性确保了世俗社会的可能性,却也只是实现有效的道德报偿的初始性社会条件。即使有正义法则的有效性以及良知的权威,对提供公正报偿的完美信念来说,人性的弱点以及良知的"脆弱性",使信仰成为了一...
关键词:亚当·斯密 法律正义 道德信仰 道德报偿 
运气之网与道德情感——论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的运气与伦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9-24,共6页费尚军 徐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民伦理建构视域中的道德报偿理论研究"(11YJC720010);项目负责人:费尚军;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博弈论与伦理学:问题域及其伦理意蕴研究"(11ZX11);项目负责人:费尚军
运气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的道德生活?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诠释了"结果运气"对人类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评价产生的影响。运气影响行为结果而产生的某种情感不规则性,使人们在功过判断中存在一定的偏见,也与抽象反思的"公正准则...
关键词: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结果运气 道德情感 道德评价 道德运气 自然情感 
“傻子”困境与“服从”难题--博弈困境中的合作与服从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4期146-151,共6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X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20010);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11ZX11)
博弈困境为探究社会合作秩序和道德(正义)准则从一种缺乏伦理引导的状态中缘起,提供了一种富有启示性的类比。而与博弈论通过重复博弈的实验来解释合作演化的机制所不同的是,伦理学家们在分享"博弈玩具"兴趣的同时,通过对博弈境遇中人...
关键词:博弈困境 合作 正义 服从问题 
道德治理的三重向度——斯密视角及其当下启示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4年第7期7-11,共5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CZX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20010);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ZX11)
道德治理概念的提出,既是直面当前道德问题的一种理论自觉,也成为改善当下社会道德状况、提升道德水平的现实课题。而亚当·斯密对导致道德情操败坏的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惩罚与正义、欲望与良知、报偿与信仰的理论叙述,对当下社会认识各...
关键词:亚当·斯密 道德问题 道德治理 
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报偿理论被引量: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3-38,共6页费尚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X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YJC720010);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1ZX11)
赋予美德和罪恶以某种"应得",体现着人自身的本性与价值,也确认着对社会合理性与生活意义的追寻。亚当.斯密的伦理学,基于人类情感的"反应性态度",在功过与赏罚、应得与正义的语境中,既彰显了人对于美德的追求所体现的卓越,因而善应善...
关键词:亚当·斯密 道德报偿 应得 正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