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新跃

作品数:37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学辨体理论诗学思想辨体宋代诗学文学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典籍与文化》《杜甫研究学刊》《船山学刊》《南都学坛》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课程高考综合素质测评方案调查与思考
《中国教师》2009年第S2期283-284,共2页邓新跃 
继2007年山东、宁夏、广东、海南、2008年江苏率先进入新课程高考后,2009年天津、福建、安徽、辽宁、浙江即将按新课程实行高考改革。据悉,到2013年,全国(除港、澳、
关键词:新课程 综合素质测评 高考改革 实践能力 学生 教师 考核标准 思考 测评标准 创新精神 
《文心雕龙》与魏晋南北朝诗学辨体理论的发展被引量: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04-108,共5页邓新跃 
中国博士后研究基金"古代诗学辨体批评史"(20080440324);湖南省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重点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之一(05K004)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学辨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诗歌独特的文体体制规范逐步形成,确立了诗歌的审美特征。尤其是《文心雕龙》,无论是在语体、文体还是作家风格、时代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诗学理论发展有巨大影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文体学 诗学辨体理论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改探究性课题示例
《青年教师(学术版)》2009年第1期55-55,共1页刘杼 邓新跃 
根据教育部颁布推广的《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在全国推广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增设了探究性研究课题,把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评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
关键词:探究性课题 语文新课程 教改 高中 探究性学习能力 能力的培养 综合素质评价 语文新课标 
论杨慎对宋代诗学的批判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邓新跃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诗学理论的文体学研究"(编号:06ZC1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代的宋代诗学批评与对唐宋诗风审美风格的不同取向密切相关。杨慎对宋代诗学的批判主要包括三方面:在诗学本体论方面,对朱熹以性理论诗的批判是为了维护诗歌独立于理学之外的主体性;在诗学史方面,杨慎批判宋代杜诗"诗史说",是为了维...
关键词:杨慎 宋代诗学 诗学辨体批评 
以毒清流以殄宗社——试析王夫之对竟陵派诗学思想的批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00-102,共3页邓新跃 黄细梅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6ZC1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夫之对竟陵派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对他们几乎是全面否定。批判他们直承七子派的王、李,而不是公安派;标举性灵,而实际上根本不是性灵;批评竟陵派的诗学主张"幽情单绪",并认为他们的诗是"亡国之音"。王夫之厉批、痛诋竟陵派与其宣泄亡...
关键词:王夫之 竟陵派 批评 性灵 幽情单绪 亡国之音 
王夫之对明代复古派诗学思想的批判被引量:3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邓新跃 黄细梅 
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6ZC1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清之际的诗学批评家王夫之以其批评视角之独特、观点之锋芒毕露而闻名,通过王夫之对复古派的前后七子诗学思想批评的系统梳理,来认识他对明代诗学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并尝试分析王夫之对复古派批评尖刻的深层原因,从而凸现他在明清...
关键词:王夫之 复古派 诗学批评 诗学转型 
杨慎卒年新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91-92,共2页邓新跃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文化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杨慎 卒年 文学家 学术史 状元 学者 明代 享年 
杨慎崇尚六朝的诗学取向的批评史意义被引量:4
《唐都学刊》2007年第2期104-106,共3页邓新跃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诗学理论的文体学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之一(06ZC106)
杨慎对六朝诗风的崇尚,是对前七子“诗必盛唐”的反拨,突出表现为对《选》诗的诗歌史地位的强调,对于探讨近体律诗的源头与辨析古近体诗差异,在明代诗学辨体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但也带来了以词为诗而导致的“纤艳不逞”的诗风流弊。
关键词:杨慎 六朝诗风 诗学辨体 批评史意义 
评李德辉《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
《云梦学刊》2007年第2期160-160,共1页邓新跃 周驰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古代文史哲的跨学科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尤其堪称典范。程千帆、罗联添、傅璇琮诸先生筚路篮缕,开跨学科研究之新风,不少中青年学者继起,积极致力于唐代文学与政治、文化、风俗之关系的探讨,...
关键词:唐代文学研究 文学与政治 李德辉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唐代交通与文学》 跨学科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青年学者 
阐幽抉隐 灵心洞鉴——评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邓新跃 攸兴超 
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一书围绕八个问题展开:钱谦益的心学思想,晚明文坛复古思潮的复兴,钱谦益与天启、崇祯年间的社会思潮,钱谦益对明代诗学的扬弃,晚明宋诗风的兴起过程以及钱谦益的宗宋实践,钱谦益降清之悔与晚年创作心态的...
关键词:钱谦益 文学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