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作品数:45被引量:13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发育生物系蕨类植物配子体游动精子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大学教学》《新课程教学(电子版)》《西北植物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胞间联丝的结构、类型及其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2)
《生物学通报》2020年第2期6-8,共3页刘宁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质信息交流的通道.依据胞间连丝的来源不同,胞间连丝被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2种类型;依据形态结构的不同,胞间连丝又被分为简单的胞间连丝和分支的胞间连丝.本文介绍了胞间连丝的结构,不同类型胞间连丝的...
关键词:初生胞间连丝 次生胞间连丝 共质体域 
胚珠器官特征的决定
《生物学通报》2016年第11期1-4,共4页刘宁 
胚珠是花中重要的生殖器官。通过同源异形现象、同源异形突变体和同源异形基因研究的发展,介绍花器官特征决定的模型——ABC模型、ABCDE模型和四因子模型,以此说明胚珠在花器官中作为第5轮花器官的支持证据,同时简要介绍胚珠特征决定基...
关键词:胚珠 胚珠特征决定基因 同源异形基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年第9期4-9,共6页王健 方瑾 刘晟 刘宁 
利用自行设计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生物课标》)实施情况调查问卷”,从课程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四个方面对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态度,以...
关键词:课程标准 生物 高中 实施情况 修订建议 
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被引量:6
《生物学通报》2014年第10期11-14,共4页刘宁 
讨论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相关概念,包括休眠、萌发、初生休眠、次生休眠、休眠种子、非休眠种子及休眠循环等;同时介绍2个影响较大的种子休眠类型的分类体系,并对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种子 休眠 萌发 
被子植物花粉管的生长方向被引量:3
《生物学通报》2013年第4期7-10,共4页刘宁 
被子植物通过花粉管实现精细胞的传递,因此花粉管生长的方向决定了精细胞传递的成功。根据花粉管的生长路径介绍了目前利用模式植物进行花粉管导向研究的结果,着重讨论了参与花粉管导向的一系列信号分子和相关基因。
关键词:花粉管导向 孢子体 配子体 
肾蕨颈卵器中轴列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6期630-635,共6页胡纯芳 刘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370045)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肾蕨颈卵器中的中轴列细胞发育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肾蕨颈卵器中轴列细胞由1个卵细胞、1个腹沟细胞和4个颈沟细胞组成.其中卵细胞是中轴列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卵细胞在刚刚形成时,细胞核椭圆形,核仁明显,细胞中细胞...
关键词:肾蕨 颈卵器 卵细胞 附加膜 分离腔 
花粉的形态被引量:12
《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9期13-15,共3页刘宁 
介绍了描述花粉的形态术语,包括花粉的极性与对称性;花粉的大小和形状;萌发孔的数目、形状、位置与结构,以及花粉的表面纹饰。这对于了解花粉形态,识别不同植物的花粉特点,进行花粉的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花粉 萌发孔 花粉壁 
成熟胚囊的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2期55-55,共1页刘宁 
答: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成熟胚囊由7个细胞8个核构成,包括珠孔端的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合点端的3个反足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其中中央细胞具有2个核。这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下:
关键词:成熟胚囊 功能 结构 中央细胞 卵细胞 被子植物 反足细胞 助细胞 
问题解答
《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11期50-50,共1页刘宁 
答: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在植物的根、茎、种子和果实等器官中。在酸的作用下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用热水溶解淀粉时,可溶的部分为直链淀粉,不溶的部分为支链淀粉。不同植物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含比例不同,如玉米...
关键词:淀粉粒 直链淀粉 原理 变色 支链淀粉 植物淀粉 水解产物 玉米淀粉 
借科学史还原科学探究的过程——“细胞膜的结构”的教学设计被引量:3
《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6期24-26,共3页杭跃男 刘宁 
首先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在科学探究中问题—假设—证据—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呈现细胞膜研究过程中真实的探究案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去领会大量的科学史实,将静态的科学史转化为动态的科学探究...
关键词:科学史 探究 教学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