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礼

作品数:21被引量:8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言格赖斯拓扑发话人列文森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外语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涉身性的原型论与语言构造的拓扑变换原理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202-202,共1页吕公礼 布占廷 
涉身假设是认知语言学的立论之本。该假设试图在身体经验中解释心智和语言,但具体的界定大多超越身体经验.演变为涉身又非涉身的悖论。在全面考察和解析认知语言学和相邻学科思想基础上,提出涉身性的原型解释,认为语言以身体经验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原型论 拓扑 身体经验 原理 构造 学科思想 语言建构 
语言涉身性的原型论与语言构造的拓扑变换原理被引量:6
《外语学刊》2016年第3期28-36,共9页吕公礼 布占廷 
涉身假设是认知语言学的立论之本。该假设试图在身体经验中解释心智和语言,但具体的界定大多超越身体经验,演变为涉身又非涉身的悖论。本文从涉身与非涉身的对立出发,对涉身性进行二元参量的多维综合界定。在全面考察和解析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涉身性 原型 拓扑变换原理 
英汉翻译中词类变换的功能类型学研究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4年第5期78-82,共5页吕公礼 张勇 
英汉翻译中的词类变换表现为翻译技巧,理据却是两种语言的整体词类优势。从功能类型学词类范畴标记模式和概念空间理论来看,英汉翻译中的词类变换是语义和语用功能基本不变基础上的相对标记性变换,呈现为英语指称功能的低标记性向汉语...
关键词:词类变换 功能类型学 词类范畴标记模式 相对标记性 
语言的拓扑变换性与翻译理论的本体建构被引量:2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61-68,共8页吕公礼 宫英瑞 
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岛城市形象对外推介中的实用英语文体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QDSKL110106)阶段性成果
翻译的本体界定和解释性转向是翻译研究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根本条件。长期以来,学界围绕翻译学科地位的争议大多源于这两个条件的缺失。雅克不逊在"差异中的等价"基础上提出的翻译本体说和斯坦纳的拓扑翻译论提供了重要启示。斯坦纳把...
关键词:语言的拓扑变换性 翻译的拓扑变换性 解释性转向 翻译理论的本体建构 
认知动词与语言信息交流概念空间重构——英汉“wh-不定词”语法化比较研究
《外语学刊》2012年第3期48-52,共5页吕公礼 
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疑问系统的功能语言学比较研究"(09CWXZ27)的阶段性成果
在功能类型学的近期发展中,"概念空间"和语义图模式日益显示出较强的解释力,其本源和界定也在进一步的应用中逐渐突显。按照Croft的基本观点,"概念空间"代表人类信息交流概念知识的普遍结构。这一观点在功能类型学其他理论中存在普遍共...
关键词:功能类型学 概念空间 语言信息交流 “wh.不定词” 语法化 
汉英“wh-不定词”功能等值性的新构语义图研究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40-46,共7页吕公礼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英汉疑问系统的功能语言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CWXZ27)阶段性成果
随着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发展,汉语特殊疑问句、特别是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再度成为热点。汉语和英语"wh-不定词"形态差异显著,但却包含着最大功能等值性和跨语言共性。从"认知性"、"现实性"及"情态性"三维度对汉英语"wh-不定词"进行广...
关键词:汉英“wh-不定词” 语义图 功能等值性 广义语气 非现实性 
从范畴观的演化看现代语言学之发展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52-63,共12页吕公礼 
范畴化是现代语言学和相邻学科过去半个世纪发展的核心问题,范畴观从经典形态向类典型形态的演化反映了语言学思维从离散性、还原性、静态性为基本假设的结构主义自主论向更具连续性、非还原性、动态性特征的非自主论的深刻转变。认知...
关键词:语言学范畴化 语言学思维 语言的具体完整性 复杂性 模糊性 
涉身心智和语言涉身性的神经科学背景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10年第4期34-39,共6页吕公礼 
认知科学和语言的认知研究通过心智的涉身性正在发生深刻演变。现代神经科学的重大发现正汇聚为一个基本认识:涉身性是认知过程中多种通道神经系统的同时激活而实现的神经共享,共享在功能上是一种内在"模拟"。"模拟"假设改变了传统的"...
关键词:涉身心智 语言涉身性 神经科学 神经模拟 
现代语言学功能主义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趋势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60-69,共10页吕公礼 
现代语言学产生于索绪尔的结构思想,在总体上呈现为结构主义特征。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严格区分语言与言语、内部与外部、共时与历时、静态与动态的二元对立关系,通过前后关系取舍方法而立论,但也割裂了语言结构与功能的内在统一性,远离...
关键词: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类型学 动态范式 演化生物学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背景及方法论特征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吕公礼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新兴学派,它产生于认知科学从非涉身心智观向涉身心智观的深刻哲学转变之中。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念,语言范畴和结构源于人的感知—运动经验和身体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在方法论层面,认知语言学主张在认知、...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科学 涉身心智 涉身哲学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