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川

作品数:12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实证研究生源质量高考实证分析新高考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经济》《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名校”还是“爱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强基计划选择动机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1期10-19,共10页吴宇川 郭丛斌 武玮 秦博 
家庭背景是学生进行高等教育选择决策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相对优势家庭倾向于以“上名校”作为强基计划的选择动机,则强基计划的选拔有效性极有可能受到削弱。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对学生家庭背景...
关键词: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 选择动机 家庭背景 
超级中学垄断与城市内顶尖大学入学机会区域差异——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103-114,共12页吴宇川 郭丛斌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AAAA2020049)——疏解非首都功能背景下北京郊区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超级中学的发展壮大可能加剧城市内部顶尖大学入学机会的区域差异,不利于大型城市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基于对某顶尖大学A北京生源调查数据(2001—2021年)的分析发现,顶尖大学入学机会在北京市存在着明显的城郊差异,位于城区的超级中学...
关键词:超级中学 顶尖大学 入学机会 城郊差异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基础:挑战与应对——基于对16841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被引量:2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郭丛斌 吴宇川 沙桀民 陈得春 
北京市科协智库培育基地课题“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研究”研究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基于2023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科学教育教师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师资基础仍然薄弱。具体表现为科学教师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不同区域、不同特征...
关键词:科学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科学教师 科学素养 
“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基于河南省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3-95,共13页李筱璐 吴宇川 丁延庆 
“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试图解决高校身份固化、竞争缺失、动力减退等问题。基于2018—2022年河南省高考录取数据,利用“双一流”建设名单动态调整所形成的自然实验机会,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二轮名单公布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
关键词:双一流 动态调整 生源质量 身份效应 
“中学生英才计划”对学生大学阶段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
《科普研究》2024年第2期64-71,100,104,105,共11页郭丛斌 沙桀民 吴宇川 陈得春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初衷在于培养一批有志于积极投身基础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这对“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本研究基于对39所985工程高校22515名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英才计划”对学生大...
关键词:“中学生英才计划” 专业承诺 科技创新人才 
新高考录取机制改革对本科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基于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
《教育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28-28,共1页吴宇川 丁延庆 
录取机制改革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我国的高考录取机制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而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匹配质量。低质量的匹配通常表现为“高分低录”“高分低报”“扎堆”“断档”...
关键词:高考录取 新高考改革 教育福利 录取机制 利益相关者 错配 实证研究 匹配质量 
新高考投档方式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基于15省(市)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中国考试》2023年第11期73-84,共12页吴宇川 丁延庆 许锐 李菊 
新高考投档方式通过缩小投档单位与录取单位之间的差异,可以释放考生的专业偏好、减少保守填报行为,并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产生影响。基于2016—2021年15省(市)的高考录取数据统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点结论:1)改革不仅提升...
关键词:新高考 高考改革 投档方式 生源质量 平行志愿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新高考录取机制改革对本科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基于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教育与经济》2023年第5期81-90,共10页吴宇川 丁延庆 
本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投档方式从院校平行志愿改革为专业组平行志愿或专业平行志愿。基于2019、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重庆、河南五省(直辖市)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专业组和专业平行...
关键词:新高考 录取机制 匹配质量 
更名能否提升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基于河南省2015—2022年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5期32-39,共8页吴宇川 丁延庆 许锐 
高校的更名行为缘于对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对优质生源的竞争,然而更名并非没有代价,因此有必要检验、评估更名对高校生源质量的提升作用。以河南省2015—2022年的高考录取数据为基础,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关键词:高校更名 生源质量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事件研究法 
“双一流”建设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基于山东省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6期57-63,共7页吴宇川 丁延庆 
基于2016年、2018年、2019年山东省高考录取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身份效应客观存在: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显著提升专业生源质量,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提升作用强于入选一流...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专业生源质量 身份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