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长

作品数:19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香菇食用菌栽培金针菇栽培香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学》《上海农业学报》《食用菌》《食品与发酵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农科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稻麦秸屑栽培香菇技术研究被引量: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第S1期185-185,共1页杨瑞长 宋士良 高君辉 郑海歌 蒋逵良 周琳 
本研究以稻麦秸屑为主料栽培香菇,对稻麦秸屑的营养特点,培养料配方.菌株选优,种型和栽培方式的选择,均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13~15号配方能栽培出优质的鲜菇;10个菌株中,能在稻秸屑培养料上良好生长,并形成子实体的有香...
关键词:稻麦秸屑 香菇 栽培 
金针菇FV_(8812)发酵菌株的优选
《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第3期53-58,共6页宋士良 杨瑞长 闵三弟 臧珍娣 高君辉 劳华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基金
从国内外收集金针菇菌株25株,通过摇瓶筛选获得优选株,经菌体生长曲线测定及菌体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说明FV8812菌株是具有工业化发酵生产价值的高产优质菌株,有待开发利用。
关键词:金针菇 发酵 菌株 优选 食用菌 
系列香菇菌株制种期与杂菌发生率及产量的关系
《食用菌》1995年第2期14-15,共2页杨瑞长 蔡令仪 王曰英 
一、材料和方法 (一)配方 木屑64%,棉子壳20%,米糠15%,碳酸钙1%。 (二)供试菌株 苏香1号,早生1号,465,中兴8号,271,271a,271b,Cr02。 (三)制种期 香菇271制种期(月/日)分为3/30、4/15、4/30、5/15、5/30、6/15、6/30七个时期;其它...
关键词:香菇 制种 杂菌 产量 
蘑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与养分转化和产量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3
《上海农业学报》1995年第1期33-38,共6页郑福琴 杨瑞长 刘日新 
通过配制不同碳氮比的培养料,于不同时期测定培养料与子实体中碳氮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以探明碳氮比例的高低与蘑菇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前的碳氢比为33~35∶1、菌丝生长阶段堆肥的碳氮比为17~...
关键词:双孢蘑菇 无粪合成培养料 碳氮比 养分转化 产量 
香菇出菇阶段的能量需求被引量:1
《上海农业学报》1994年第4期32-35,共4页郑海歌 杨瑞长 顾天钊 高君辉 顾向红 
香菇出菇不同阶段的ATP含量、无机磷含量及ATP酶活性有相应的变化,菇蕾形成时ATP含量骤然下降,每克干组织的ATP比原基形成时下降5.8倍,而Ca2+-ATP酶及Mg2+-ATP酶的活性在菇蕾形成前表现为最高,菇蕾...
关键词:香菇 ATP ATP酶 食用菌 
香菇生长期稀土对物质的降解及其酶活的变化被引量:1
《食用菌》1994年第3期6-7,共2页高君辉 宋士良 杨瑞长 
稀土在作物上的研究和使用,我国始于1972年。它对作物的发芽、幼苗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影响作物自身和某些物质代谢及其酶活。但稀土元素用于食用菌上,对食用菌生理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不同稀土浓度处理香菇培养...
关键词:香菇 稀土 物质降解  食用菌 
稀土对香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理被引量:7
《上海农业学报》1994年第3期37-42,共6页杨瑞长 宋士良 高君辉 郑海歌 
经液体培养、平板培养和代料栽培的研究表明,稀土处理能促进香菇担孢子萌发、菌丝伸长、分枝、转色和子实体形成,提高香菇的相对和绝对生物学效率。这些效应可能与稀土元素促进香菇菌丝顶端细胞内泡囊聚集和增强胞内外酶活性有关。
关键词:稀土元素 香菇 生物学效应 
大棚食用菌四季栽培模式及高产因子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1994年第3期38-43,共6页杨瑞长 宋士良 蔡令仪 乔卫亚 陈敬荣 
本研究采用塑料大棚,增添遮阳网、喷雾、通风换气和床架等设施,以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毛木耳等不同温型菇类组合成不同模式,进行四季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模式中,凡有香菇参与组合的模式,单位面积产量、年总产量和经济...
关键词:食用菌 塑料大棚 栽培模式 栽培 
香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4
《上海农业学报》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杨瑞长 郑海歌 高君辉 严培兰 赵建华 唐建芳 
通过电镜技术,观察香菇生长发育阶段中菌盖细胞内的细胞器和颗粒状物质,发现原基细胞的细胞质背景颜色较淡,细胞核和线粒体结构轮廓清晰;幼菇和成菇期菌盖细胞质背景颜色增深,线粒体增大增多,核仁变大,但核膜轮廓模糊。另外,该...
关键词:香菇 子实体 细胞 超微结构 
草菇不同覆盖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食用菌》1993年第5期32-33,共2页高君辉 蔡令仪 杨瑞长 
草菇在我国南方栽培已较普遍,随着培养料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草菇的产、质量日趋提高和稳定。覆土技术已逐渐被菇农所接受,它不仅有利保湿和促进菌丝生长,并可支撑子实体发育,减少幼菇的萎缩,增加产量。我们在试验中选择了蔬菜上使用...
关键词:草菇 覆盖 产量 栽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