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敖

作品数:2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视域王士祯主体间性审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绥化学院学报》《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审美文化在农村的生成及建构
《求索》2018年第6期105-110,共6页刘新敖 王习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审美文化的生成机制及建设途径研究"(项目编号:15YJC751029)
审美文化是审美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日常生活化审美成为自觉、社会功能化审美初具雏形,以及社会传统美学精神的传承,为农村审美文化的建设准备了条件和基础。农村审美文化建设及其治理,...
关键词:审美文化 价值 治理 
论农村审美文化的符号体系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114-118,共5页刘新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村审美文化的生成机制及建设途径研究"(编号:15YJC751029)的阶段性成果
农村审美文化在能指与所指的剥离中回归现实语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建构自我的审美符号体系,使其成为农村审美文化传播的符码。农村审美文化的符号体系建构,首先是农村生产、生活景观的符号化,其次是通过艺术形式的符号化再生产、艺...
关键词:审美文化 艺术 景观 符号 仪式 
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以课育德的理论建构
《文学教育》2017年第16期186-188,共3页周勇 刘新敖 
2014年湖南省高校省级教改项目: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中"以课育德"的教学模式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
从根本上来说.音乐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呈现和确认,与人的情感、想象和价值密切关联.他人对于音乐艺术存在的直观感受、理性思索和审美阐释。无不影响着音乐艺术各个方面。音乐专业课程的教育活动.概莫能外。关于音...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 音乐艺术 育德 教育活动 审美阐释 教学过程 音乐专业 研究者 
时间态:地方戏曲的一种现代样态——以湖南花鼓戏“半台班”为例被引量:2
《城市学刊》2016年第6期1-5,共5页周勇 刘新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B015);湖南城市学院创新团队项目(湘城院发[2014]12号)
"半台班"是花鼓戏发展历史阶段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半台班"的产生和发展见证了花鼓戏游离在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历史处境,其主动或被动的艺术革新之中,花鼓戏实现了与地方大戏的有机融合、表演形式的创新及戏剧结构的完善,使其孕育了城...
关键词:半台班 花鼓戏 艺术 城市化 
论船山诗学的时空蕴藉及其审美效应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50-155,共6页刘新敖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B070)
船山诗学传承中国古代诗论的虚空精神,打破"景""情"关系的二元对立,以"情"的时间蕴藉和"景"的空间想象,转换实现了艺术境界的时空转换。并以"意"为方向,统领了诗之时空之境:它既是诗歌情景关系、时间蕴藉和空间形式的依据和方向,也是诗...
关键词:船山诗学 时空蕴藉 审美   
王夫之“现量”说的时空化思维特征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4期132-136,共5页刘新敖 赖力行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空间意识的发生;建构及其流变研究"(11YBB070);船山情感论的实学精神与当代美学"(08YBA159)
受中国传统诗学精神中虚空要素的影响,王夫之诗论的重要范畴"现量",体现出鲜明的时空化的思维特征。"现量"的思想本源于"道"之体用的沉淀和发挥。"现量"之于构思,标举"心目即会",通过突破眼前之景、心中之限的约限,以及主体情感在时间...
关键词:“现量”说 时空 虚空 
传统诗论时空观的哲学背景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7期122-126,共5页刘新敖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BB070)
中国古代诗论的时空观,源于古人在日常生活影响下形成的哲学观念。儒家之要义,是以时空的方法论、以"天"为尊的行为方式、以"和"为目标的生存价值,实现儒家与社会时空位置的关系处理;道家则是以本体性的时空观念,消除了社会、文化的滞碍...
关键词:诗论 时空观 哲学 儒家 道家 
王士祯“神韵”说时空蕴藉形成的历史脉络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84-87,共4页刘新敖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空间意识的发生;建构及其流变研究"(11YBB070)的阶段性成果
"神韵"作为批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诗之空间想象和时间蕴藉。唐宋以来确立的"文外之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艺批评法则树立了这种"神韵"说时空蕴藉的基本内涵。故此,王士祯"神韵"说之"远",其创作要求之"根底"和"兴会",其于审...
关键词:“神韵”说 时间 空间 审美 王士祯 
“气”和“势”的时空化过程——《姜斋诗话》论诗的形象构建被引量: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13-116,共4页刘新敖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古代文论空间意识的发生;建构及其流变研究"(编号:11YBB070)
传统诗论探讨诗歌的形象问题,总和某种特定的哲学形态和思想观念密切相连,其构建过程则以营造一种时空间感的方式实现。船山论诗,以此为据而又有所突破。其中,"气"是形象在诗中时空化的本体依据,"势"是形象时空化的外在特征。如此,于内...
关键词:《姜斋诗话》 形象 时空   
时空视角下中国古代诗论的理论逻辑
《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刘新敖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空间意识的发生;建构及其流变研究"(11YBB070)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时空观念,逐渐抽象成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特定哲学思维方式,儒、道为代表的时空意识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诗论。古代诗论时空意识的生发,是传统诗论内在理论逻辑的起点,这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方法...
关键词:古代诗论 时间 空间 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