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侃

作品数:35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自然灾害减灾救荒西南民族地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凯里学院学报》《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论坛》《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脱贫民族地区易灾农户脆弱性诊断与返贫致贫风险治理——以西南地区M苗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9-99,共11页邵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MZ163,20XMZ09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BA275,19YBA276)。
脱贫民族地区自然灾害易发频发,成为新时期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气象、地质、地形、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易灾农户普遍存在较高返贫致贫风险,其脆弱性根源在于自然资本、公共资本、物质资本、...
关键词:民族地区 易灾农户 返贫致贫 风险治理 韧性乡村 
后脱贫时代规模性因灾返贫风险的生成逻辑与治理机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6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7-100,共14页邵侃 商兆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应灾实践经验的多点民族志研究”(20BMZ16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易灾民族地区韧性乡村建设与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研究”(20XMZ091)。
防范化解规模性因灾返贫风险是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规模性因灾返贫问题的生成源于“风险—能力”结构的反向张力,自然灾害风险高和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弱两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灾贫耦合关...
关键词:规模性返贫 灾害治理 生计资本 西南民族地区 
武陵山区自然灾害研究被引量:3
《民族论坛》2020年第2期59-66,共8页商兆奎 邵侃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大湘西片区易灾农户脆弱性诊断及增韧机制研究”(19YBA27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灾害文化与防灾能力建设研究”(19YBA276);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生计转型与生态风险应对研究”(18B309)
自然灾害的有效治理是武陵山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武陵山区自然灾害的基本类型涵盖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多灾型共存与三大主灾突出、灾害风险性高与致损性强、致灾背景的多...
关键词:武陵山区 自然灾害 综合防灾减灾 整体性治理 
文化节制下的协同进化:农业起源的驱动力探析被引量:1
《中国农史》2020年第2期13-17,共5页邵侃 杨庭硕 
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16JDZB086);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8B30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起源的解读主要从环境要素、社会文化和人类认知三个维度展开,视角有别且所论各有申张,难以形成共识。从民族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视角切入,通过对农业起源的区域性、多元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农业起源...
关键词:农业起源 驱动力 文化节制 协同进化 
立体减灾与多元协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的“整体性治理”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9年第3期254-260,共7页商兆奎 邵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连片特困地区因灾致贫返贫生成机理及阻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CMZ030);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生计转型与生态风险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8B309)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本文在综合考量地域、生态、民族等要素属性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的基本向度是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治理方略是以'人、文...
关键词:西南 民族地区 农村灾害 整体性治理 立体减灾 多元协同 
元代救荒植物考被引量:1
《兰台世界》2019年第3期156-160,共5页张阜炳 邵侃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MZ030;12CMZ025)
元代是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朝代之一,水、旱、蝗、震等灾害无所不有且频繁发生。在频发的灾害中出现了很多救荒植物,但是学术界对于元代灾荒的研究甚少,尤其是在救荒植物研究方面。《元代救荒植物考》以《元史》、《王祯农书》、《农桑...
关键词:元代 救荒植物 生长习性 食用价值 
历史地理学教学路径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凯里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16-119,共4页瞿州莲 邵侃 
吉首大学2016年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历史地理学>(2016JSUHXKC19);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为历史研究提供背景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重组教学内容、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扩大阅读量、创新实践模式等教学路径创新,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兴趣、研究能力...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 教学创新 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一体两翼四维”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现代教育科学》2018年第9期77-80,共4页邵侃 瞿州莲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历史学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2015B097);吉首大学2016年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历史地理学>(项目编号:2016JSUHXKC19)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之一。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四维"实践教学新模式,为新形势下民族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实践...
关键词:历史学专业 “一体两翼四维”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减灾与减贫的作用机理、实践失位及其因应被引量:1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24-31,共8页商兆奎 邵侃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5CMZ030,12CMZ025);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2YBB212);吉首大学引进人员科研资助项目(jsdxrcyjkyxm201206)
灾害之于贫困的复合嵌入性,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过程中必须厘清的基本认知。当前防灾减灾与扶贫减贫的疏离和脱节,导致因灾致贫返贫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新形势下,必须要重构减灾与减贫的关系,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促进该场域公众...
关键词:因灾致贫 精准扶贫 防灾减灾 反贫困 
《历史地理学》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识读与运用
《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瞿州莲 邵侃 
吉首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历史地理学"(2016JSUHXKC19);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历史地图能形象地再现历史发展过程中空间变迁的史实,它既是《历史地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工具。在《历史地理学》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历史地图的内涵与类型、识读地图的方法,同时,更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历史地...
关键词:历史地图 历史教学 识读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