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军

作品数:144被引量:63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教师教学变革课程运作课程改革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间教学变革的知识生产路径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4期202-207,共6页代建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间教学变革的知识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9YJA880003)。
民间教学变革知识生产是缄默知识走向理性化、自觉化、显性化的过程,是缄默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过程。实践知识是实践者文化积习、个人阅历和教育经验叠加的个性化产品,它依附于情境和经验之中,潜在于行为和言语背后,是一种指向“如何...
关键词:民间教学变革 知识生产 实践知识 
重申主体性:智能时代道德学习的核心坚守
《当代教育科学》2024年第12期62-70,共9页王素云 代建军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VAA220010);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真实性道德学习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CX23_1564)的研究成果之一。
“学生为本、导生向善”是道德学习的根本遵循,重申主体性是智能时代道德学习变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智能时代,虚实相融的场域给予人自主探索的空间,促进主体意识的生成;技术具身丰盈身体存在的方式,提升主体的能动性;智能匹配技...
关键词:智能时代 主体性人格 学生主体 道德学习 
道德学习:研究综述、现状审视与前景展望
《上海教育科研》2024年第11期41-49,共9页王素云 代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研究”(编号:20BZX124);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真实性道德学习的实现机制研究”(编号:KYCX23_1564)的部分研究成果。
四十年来,德育研究主题的嬗变大体上遵循科学化研究—现代化研究—人性化研究—生活化研究的逻辑,人本化与生活化的发展倾向,道德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议题。梳理和澄清道德学习的本质内涵、关键特征、学习模式和发展前景,有...
关键词:道德学习 道德教育 研究述评 
真实: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价值追求被引量:6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3期61-67,100,共8页王素云 代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BZX124);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真实性道德学习的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YCX23_1564)部分研究成果。
智能时代将真实与虚拟交融,两者的交织引起生活同道德世界的非同步重构,并带来道德所处时空、认知及实践方式等全方位变革,构建起技术支持下一种全新的道德图景。然而,虚拟与现实并存的道德时空充斥的虚假,存在遮蔽真实的可能,精准化而...
关键词:智能时代 真实 道德教育 技术具身 匿名交互 
论教师修为
《中国成人教育》2023年第24期68-72,共5页代建军 祁妙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双减’政策下小学教师工学时间失衡化研究”(项目编号:SJCX221192)。
教师“修为”具有双重词性,作为名词,指教师经由练习、修炼等实践过程后所达到的修养、素质、能力、道德等境界;作为动词,指教师为达成或实现某一技艺水平或境界所进行的持续的、规律的、不断深入的实践过程。教师“修为”,既指文化自...
关键词:教师修为 修心正志 修德正身 修业正行 
介入空间视域:新时代课程变革的创新实践被引量:2
《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11期15-20,共6页代建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间教学变革的知识生产研究”(19YJA880003)。
随着课程变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对课程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空间成为理解课程的重要维度,课程不是学科科目设置,不是静态的知识系统,课程是在互嵌的空间中,学生通过自主行动实现经验重构和意义生成的过程。空间既是一个物理环境,也是一种...
关键词:空间 课程场域 课程变革 社会关系 
大概念统摄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被引量:14
《教学与管理》2023年第33期100-104,共5页郭晓雯 代建军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素养本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2021XKT0463)的研究成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是当下学校教育变革的热点话题,教师需从育人的角度整体思考教学组织逻辑。大概念作为知识学习的生长点统整单元知识集合,给予弥散复杂的知识以理解的锚点,使学生通过理解大概念,将形散的知识神聚为结构化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大概念 大单元 教学设计 
表现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及教学启示
《教育观察》2023年第11期41-43,57,共4页张士斌 代建军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由行致知:小学数学表现性学习实践探索”(GH14-21-L30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间教学变革的知识生产研究”(19YJA880003)。
表现性学习具有深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施价值。表现性学习是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最直接的思想来源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罗杰斯自由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知识建构理论、杜威经验哲学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探索...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 自由学习理论 知识建构理论 杜威经验哲学 学习共同体 
学校课程变革动力的发生机理探究
《教育探索》2022年第10期30-35,共6页纪乐 代建军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9YJA880003);江苏省2020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1_2493)。
学校是课程变革的最基层单元,学校课程变革是国家课程改革的底层力量,学校课程变革的效果直接影响教育变革的整体推进。因此,如何激发学校课程变革动力的发生,如何推进学校课程变革动力的持续,如何形成学校课程变革的聚合效应,成为决定...
关键词:学校课程变革 动力激发 动力维持 动力聚合 
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动力机制建构——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
《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第26期3-8,共6页纪乐 代建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民间教学变革的知识生产研究”(19YJA880003);江苏省2020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课程变革动力机制研究”(KYCX21_2493)的研究成果。
课程变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师是参与课程变革的重要主体,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内在动力是成功实现课程变革的关键因素。心理契约理论对于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变革动力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其通过构建基于交易契约的物质激励、基于关系...
关键词:课程变革 动力机制 教师 心理契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