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作品数:24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发酵茶茶树白参菌茶叶啶酰菌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云南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生物农药对茶谷蛾三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70-73,77,共5页龙丽雪 龚雪娜 王雪松 罗梓文 玉香甩 李晓霞 龙亚芹 
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
为探索适合防治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的生物农药,采用浸叶法,选用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苜核·苏云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5种生物农药对茶谷蛾...
关键词:生物农药 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 浸叶法 毒力测定 
叉角厉蝽对茶谷蛾幼虫捕食行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湖北农业科学》2023年第5期73-76,共4页龚雪娜 玉香甩 王雪松 龙丽雪 李晓霞 龙亚芹 
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
探讨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对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幼虫的捕食行为特性,并在室内测定了不同龄期叉角厉蝽若虫对茶谷蛾幼虫的搜索和捕食效率。结果表明,叉角厉蝽若虫通过触角摆动搜索猎物,捕杀和取食工...
关键词: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 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eyr.) 捕食行为 
茶谷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生物安全学报》2023年第1期68-73,共6页王雪松 曲浩 罗梓文 李晓霞 龚雪娜 玉香甩 罗美云 龙丽雪 龙亚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724);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TOF20200117)。
【目的】明确茶谷蛾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形态结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分别对茶谷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类感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茶谷蛾触角上共分布8种感器,类型分别为Bohm氏鬃毛(2种亚型)、鳞形感器、刺...
关键词:茶谷蛾 触角 扫描电镜 感器 超微结构 
小贯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黄板悬挂朝向对其的诱集效果被引量:1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23期54-57,共4页龙丽雪 玉香甩 李晓霞 罗美云 陈洪云 罗梓文 王雪松 龙亚芹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2102AE090038)。
通过2016—2021年田间定点调查,研究茶园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发生规律及黄板悬挂朝向对其诱集效果。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全年大多有2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高峰在9月上旬至10...
关键词: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 发生规律 黄板 悬挂朝向 诱集效果 
云南省茶园茶谷蛾的发生及其习性观察被引量:9
《环境昆虫学报》2022年第2期352-358,共7页龙亚芹 任国敏 王雪松 罗梓文 龙丽雪 李金龙 曲浩 李晓霞 玉香甩 李云娜 汪云刚 陈林波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TOF20200117);绿色食品牌打造科技支撑行动(茶叶)专项。
茶谷蛾Agriophara rhombata Msyr.是云南茶园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属局部爆发性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准确识别和防控该虫,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对茶谷蛾不同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测。该虫在云南全年发生4代...
关键词:茶谷蛾 为害状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国家大叶茶树资源圃研究成果丰硕被引量:7
《云南农业科技》2019年第3期24-26,共3页孙雪梅 李友勇 段志芬 杨盛美 尚卫琼 刘悦 李晓霞 刘本英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8ZG009);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2016NWB028);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2018DG021)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树原始起源中心和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茶树资源异常丰富,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称,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1998 ...
关键词:茶树资源 研究成果 CAMELLIA 常绿木本植物 云南山茶 物种多样性 植物分类学 经济作物 
白参菌发酵茶品质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9年第4期143-146,共4页夏丽飞 陈玫 蔡丽 杨盛美 李晓霞 陈林波 仝佳音 
景洪市科技三项费项目"白参菌发酵茶工艺研究及开发"(201238);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研发项目"滇红茶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应用和白参菌发酵茶开发示范"(2015BB011);西双版纳州科技计划项目"茶叶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2017JKYS02);云南省人才培养计划(2015HB105)
以稍微粗老的晒青茶为原料,接种白参菌进行固态发酵,对比研究发酵前后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参菌发酵茶品质综合评分较原料提高31%,品质明显改善,汤色由黄绿转变为橙红,粗老味消失,滋味变醇,又增添了菌香味,口感较为协调。白参菌...
关键词:白参菌 发酵茶 品质 安全性 
基于紫娟茶叶片转录组的SSR引物开发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6年第S1期140-145,共6页周萌 宋维希 鄢文光 李晓霞 陈继伟 夏丽飞 梁家斌 陈林波 
云南科技厅重大专项(2013BB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216;31560200);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项基金项目(YAAS2014JC012);云南省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5HB105)
以稀有茶树品种紫娟茶为研究对象,进行SSR引物开发的研究,从紫娟茶叶片转录组中筛选重复基元最多的SSR,设计并筛选紫娟茶的SSR引物。通过从已测序的紫娟茶叶片转录组中设计SSR引物共87对,通过对紫娟茶以及随机采摘的3份不同品种茶树提取...
关键词:紫娟茶 SSR 引物开发 
雌蕊缺失茶树的农艺性状与品质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9期2269-2271,共3页宋维希 陈林波 李友勇 梁名志 马玲 周萌 李晓霞 鄢文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216);农业部作物种质保护项目(NB 2012-2130135);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TOF20150105);云南省人才培养计划(2015HB105)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中罕见的雌蕊缺失茶树(Camellia sinensis)单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抗逆性、营养芽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制茶品质、内含成分等的观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其具备无雌蕊(无花柱、无子房)、不结实、制绿茶品质好(92...
关键词:茶树(Camellia sinensis) 雌蕊缺失 农艺性状 品质特征 
茶树‘紫娟’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6
《西北农业学报》2016年第1期80-85,共6页陈林波 宋维希 李晓霞 夏丽飞 周萌 梁名志 焉文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20;3146021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项基金(YAAS2013JC001;YAAS2014JC012);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TBB20140103)~~
通过克隆茶树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CR)的cDNA序列,为研究其蛋白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对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的‘紫娟’茶树成熟叶片上调的差异表达片段TDF,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ACE末端扩增技术,分别扩增出5′端和3′端目的片段,测...
关键词:茶树 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