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娟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象征主义高校英语教学环境教师素质教师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芒种》《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浅谈功能主义视角下茶文化的翻译策略
《福建茶叶》2018年第2期331-332,共2页刘保娟 邸玉敏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7YY025)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与译文在功能和效果等方面的对等,不仅关注原文的内涵,也考虑目的与读者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对于茶文化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而后从茶名翻译、茶具翻译...
关键词:功能主义 茶文化 翻译策略 茶名 茶具 茶艺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被引量:2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230-231,共2页霍月红 刘保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被教育部列为高等学校教育教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高低是关乎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对所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了问卷...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新模式 教师素质 培养策略 
试论艾略特《荒原》中总体象征意蕴
《芒种》2014年第10期161-162,共2页邸玉敏 刘保娟 
河北省社科基金教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1Y0024
《荒原》以神话传说构建出诗歌整个的象征框架,具有历史映射和现实色彩的双重象征意蕴。虽然《荒原》中的内容不够完整,结构较为松散,但是,这些个别且零碎的故事情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其中蕴含的深意,颠覆了英国传统的诗歌创作模式,具有反...
关键词:《荒原》 象征理论 意象原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象征主义的运用
《电影文学》2014年第16期108-109,共2页范然 刘保娟 
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2012年由好莱坞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整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叫派的少年和一只...
关键词:象征主义 隐喻 意象 
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分析
《电影文学》2014年第6期110-111,共2页贾宁 刘保娟 
善与恶,是与非,谁能正确判断?1995年,德国著名作家本哈德·施克林发表了《生死朗读》一书,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救赎、罪恶的故事。随着电...
关键词:《生死朗读》 汉娜 形象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语篇分析的教学模式被引量: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刘保娟 杨波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探讨了英语专业精读课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语篇教学的步骤,提出了对课文进行语篇分析的5Cs模式。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网络 多媒体 高校 英语专业 精读课 语篇分析 
《愤怒的葡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8期88-89,共2页霍月红 刘保娟 
小说《愤怒的葡萄》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称得上是记录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部编年史,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美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 象征主义 美国经济 诺贝尔文学奖 经济社会发展 象征手法 小说家 大萧条时期 
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剖析《店员》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被引量:1
《长城》2013年第01X期77-78,共2页霍月红 刘保娟 
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是继辛格、贝娄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性的理解和体现,在纷繁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特色鲜明。其代表作《店员》的主题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主要人物形象 兰克 原型理论 马拉默德 沃德 小说情节 犹太裔 集体无意识 犹太作家 伯纳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