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娟

作品数:1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补充性原则民族地区《物权法》法学实践教学法学实践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学刊》《法制与经济(中旬)》《前沿》《法制与社会(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法学实践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实务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视角被引量:2
《高教学刊》2015年第22期231-232,共2页史秀娟 张彦春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MDYB2013067
近年来法学专业蓬勃发展,高校法律院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法律人才,在构建法治社会、实施依法治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改革民族地区高等院...
关键词:民族院校 法学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革新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思考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年第5期137-138,共2页史秀娟 杨海晨 
为了协调与公司有关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模式应运而生。随着发展,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突日益突出。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引发了许多矛盾。为此,由利益相关者与股东共同治理公司的模式逐渐流行。完善利益相关者参...
关键词: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思考 
当代社会生育权的冲突与解决
《前沿》2012年第23期79-81,共3页史秀娟 
生育权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当生育权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加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为探讨的热点,并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生育权属于人格权,是绝对权。夫妻之间的生育权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一方欲生育,而另一方拒绝。冲突是由生育...
关键词:生育权 人格权 冲突 解决原则 
论模拟法庭教学的完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179-180,共2页史秀娟 孟祥煦 
模拟法庭教学对改革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已经被法学教学实践普遍接受和应用。但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从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模拟法庭教学 法学 教学模式 
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2期256-257,共2页史秀娟 李英伟 孟祥煦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子女成为留守青少年。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使其健康成长,预防其违法犯罪,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探讨该问题的...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 犯罪 家庭因素 
理念与能力: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民法学教学目标的选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52-153,共2页唐孝辉 史秀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项目(MDYB201101)
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民法学教学改革中,民法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为私法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民法学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自由、平等、人文关怀的私法理念;通过课授课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处理民法实务的实践能力,以更好...
关键词:民族地区 民法学 教学目标 私法理念 实践能力 
模拟法庭是培养“法律人”的职业训练场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58-59,共2页娜仁图雅 张玉珍 史秀娟 
为了增强和扩展法学教学课堂的实践性,把法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懂法学理论,又能运用法律技能为法治社会服务的实践型人才。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纷纷登台,扮演起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模拟法庭教学法因其显著的真实性、实效性受到了法学...
关键词:模拟法庭 法律素质 职业训练 
绑架罪难点问题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9-112,共4页史秀娟 李英伟 
绑架罪是刑法分则规定的重要个罪,社会危害性极大,也是司法实践中的多发犯罪。在绑架罪的构成、认定及处罚等诸多方面,历来存在多种观点的聚讼,其中许多争点至今仍未有定论。鉴于绑架罪司法适用的重要性和法条设计的特殊性,有必要对这...
关键词:绑架 绑架罪 犯罪构成 
论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补充性原则——以达尔富尔问题为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宋丽弘 史秀娟 
国际刑事法院是人类社会第一个长期的独立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尽管其管辖的罪行只有四种,但其管辖权的行使仍然难免与国家司法主权发生法律冲突。因此,尊重国家司法主权和维护国际法律秩序就成为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历史使命。为此,国际刑...
关键词:达尔富尔 国际刑事管辖权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补充性原则 
从责任转质问题看我国《物权法》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28-29,共2页唐孝辉 史秀娟 
大多数的国家都对责任转质问题予以法律上的明确认可。我国法律对于责任转质经历了从"空白"到"禁止"再到"承认"的道路。从法律对责任转质问题的承认,可以看出《物权法》追求效益价值的立法价值取向。
关键词:责任转质 物权法 价值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