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木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汽车钢板弹簧矩阵变换汽车转向轮有限元计算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交通科技》《农业机械学报》《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热物理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点差分格式对瞬态温度场求解精度的影响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期58-62,共5页许志新 何友朗 林金木 
对二点差分格式的精度作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 ,得出 C- N差分格式在所有二点差分格式中 ,解的精度最高 ,但其振荡性对解的精度的影响仍然存在 ,尤其是时间步长较长时影响更加明显 .
关键词:二点差分格式 瞬态温度场 求解精度 C-N差分格式 时间步长 有限元计算 热传导微分方程 
汽车转向轮力学分析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27-31,共5页姜继龙 喻雳 林金木 
利用矩阵变换的方法提出一种描绘车轮空间位置变化和地面作用力对主销作用力矩的计算方法 ,并导出回正力矩的关系式 ,为转向轮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矩阵变换 基底 主销 回正力矩 汽车转向轮 动力学分析 车轮空间位置 
用δ函数计算塔式起重机变截面塔身的水平位移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5期45-49,共5页易娜 林金木 
应用δ函数,推导出塔式起重机变截面塔身位移的计算公式,计算简便。
关键词:Δ函数 塔式起重机 水平位移 变截面塔身 
变截面钢板弹簧的曲梁模型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47-51,共5页周昊 林金木 
通过建立钢板弹簧的曲梁模型,应用虚力原理求解位移,得到了变截面钢板弹簧刚度的几何非线性特性.
关键词:变截面钢板弹簧 曲梁 刚度 汽车 钢板弹簧 
汽车转向轮转向过程中的运动分析被引量:4
《专用汽车》1998年第4期22-27,共6页周兵 林金木 
运用矩阵变换法对转向轮相对主销旋转时接地点的位置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导出了回正力矩的关系式,为转向轮的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转向轮 接地点 矩阵变换 运动分析 汽车 
同步附着系数的优化被引量: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1期67-70,共4页林金木 雷桂元 
提出一种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方法,它不仅能满足制动法规对车辆制动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同步附着系数 制动性能 汽车 附着系数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有限元计算被引量:3
《农业机械学报》1996年第S1期159-164,共6页林金木 
应用余能变分原理和障碍问题迭代格式,首先求解多片叠层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簧片之间的接触力分布,然后应用接触力分布和约束条件求解总成的位移,其结果与实测值相当接近。应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可有效地提高预测厢式农用运输车平顺性的...
关键词:余能变分原理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接触力分布 
应用余能原理求解渐变刚度钢板弹簧
《汽车工程》1996年第5期301-308,共8页林金木 
本文应用余能原理和δ函数推导出两片阶梯形轮廓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一组计算公式,为完善多片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余能 渐变刚度 钢板弹簧 汽车 设计 计算 
轮胎静力学模型──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1
《汽车研究与开发》1996年第5期11-13,18,共3页习纲 林金木 
提出了以神经网络(ANN)模拟轮胎特性的新方法,并将神经网络的拟合结果与指数模型拟合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也介绍了有关神经网络应用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轮胎 静力学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瞬态温度场的解及其振荡被引量:7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第3期333-337,共5页林金木 
本文在子空间内求解瞬态温度场,有效地避免了产生违背传热规律的解及其振荡。产生解的振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全空间解法,而不是时间差分格式。当热源为非减函数(升温过程)或非增函数(降温过程)时,在新算法中所用的时间步长可不...
关键词:瞬态温度场 算法 振荡 温度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