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风华

作品数:16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译者主体性电影红楼梦英译后现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时代文学(上半月)》《电影文学》《电影评介》《海外英语》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爵士乐》中的内聚焦、不可靠叙述与历史书写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14年第5期35-38,66,共5页马风华 毛卫强 
教育部社科项目(10YJC752030);江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上会项目(JDDR20113);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2011JGZD030)的阶段成果
在小说《爵士乐》中,托妮·莫里森通过把重复、即兴化的多重变奏等爵士音乐元素运用于小说文本的创作,探讨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南方农村迁徙到北方城市的黑人所经历的迷失、挣扎和改变,并对种族歧视、历史书写等问题做出了反思。本...
关键词:《爵士乐》 内聚焦 不可靠叙述 后现代历史元小说 历史书写 
电影《耻》的多重主题解读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4年第20期118-119,共2页马风华 
电影《耻》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同名小说。影片以白人男主人公戴维·卢里的视角,审视和再现了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新南非社会所面临的重重困境。通过卢里和女儿露茜的经历,影片探讨了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这一历史变革对新南非...
关键词:《耻》 伦理道德 女性主义 生态主义 
后现代作家与城市——试论巴塞尔姆《玻璃山》的后现代性
《作家》2014年第09X期50-51,共2页马风华 
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批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利用碎片拼贴的叙述模式荒唐诙谐地再现了漫游于后现代城市的作家在探索创作之路时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观察者,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担当书写当代都市经验...
关键词:《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榆树下的欲望》的后人道主义解读
《四川戏剧》2014年第9期72-74,共3页马风华 
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文化传播与渗透背景下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号:2011JGZD030
美国文学巨匠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素来以新颖的题材、深邃的主题、超前的思想蜚声文坛。其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中传达出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对日益物质化的人类前途命运的忧虑、对日渐恶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注等,都与后人...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榆树下的欲望》 后人道主义 
散曲英译探微——《红楼梦曲》四种英译比较研究被引量:1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86-92,共7页马风华 
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2011JGZD030)
诗歌翻译历来是困扰广大译者的一大难题。作为整部小说的文眼,《红楼梦曲》对"金陵十二钗"和四大家族的命运、结局作了一次暗示性的预叙,其翻译难度更是非比寻常。虽同属诗歌范畴,曲却有着不同于诗、词的特征,其翻译也有独特之处。通过...
关键词:《红楼梦曲》 散曲翻译 语料库 译本比较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创伤主题分析
《电影新作》2014年第4期126-128,共3页马风华 
二战中的大屠杀和9·11恐怖袭击事件都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成为受难民族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以在9·11事件中失去父亲的美国男孩奥斯卡的视角,细腻地再现了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一系列历经劫难的普通人的...
关键词:《特别响 非常近》 9·11叙事 大屠杀 创伤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被引量:3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年第6期150-152,共3页马风华 
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历来是汉诗英译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那些基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段,更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以《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修辞翻译为例,就四种英译里译...
关键词:古典诗歌 《金陵判词》 修辞翻译 译者主体性 
反童话的迫害文本——解读荒诞剧《伊沃娜公主》
《戏剧文学》2014年第3期86-89,共4页马风华 
本文从勒内·吉拉尔的"替罪羊"理论切入,探讨在荒诞剧《伊沃娜公主》中贡布罗维奇是如何利用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和解构为读者建构起一个迫害文本,指出在作家荒诞不羁、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对现代社会中传统道德、价值观失落的无奈...
关键词:《伊沃娜公主》 童话 戏仿 替罪羊 迫害文本 
译者主体性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翻译——以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了了》为例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12期144-146,共3页马风华 
江苏大学重点教改项目;项目批号[2011JGZD030]的阶段性成果
后现代主义小说以打破文学惯例、挑战读者的"期待视野"见长,文本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实验性表述方式。此类作品迥异于传统文学的文本特征,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以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了了》为例,就其中...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小说 文本特征 译者主体性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13年第31期115-117,共3页马风华 
英美文学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主干课程之一。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此类课程却日益受到学生的冷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旨在更加有...
关键词:英美文学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