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朝晖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教学研究型教学《离骚》《毛诗序》人格精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东岳论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庄子思想中的无神与守神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卫朝晖 
在先秦祭祀文化与理性文化跌宕起伏的大潮中,诸子百家以不同的姿态面对神灵。老子和庄子以其强大的主体智慧标举形上之道,以其非凡的自信掌握世界,超越神灵。尤其是庄子,一方面摒弃了异己之神,另一方面又以纯白灵明的境界追求呼吁内心之...
关键词:庄子   纯粹 
击中儒生文化人格的软肋——反思《亮剑》中李云龙的“剑客”形象
《电影评介》2009年第14期65-65,67,共2页卫朝晖 马志英 
在中国古代社会关系中,由于君权最终决定着儒生的身家性命,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和儒学"儒雅"风范价值取向的长期影响,使得儒生逐渐形成退避妥协的柔性人格。相形之下以血性勇气胆气为主要特征的剑客人格虽不入主流,但其具有的刚健进取风...
关键词:儒生 剑客 人格 
《文心雕龙》之“文德”说考辨
《东岳论丛》2009年第7期87-92,共6页卫朝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诗词境界与人格培育"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07YB022
本文首先从文字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文"、"德"、"道"、"心"的基本涵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心雕龙》中《征圣》、《宗经》等篇得出:《原道》之"文德"通于"文道",都是指"文"本身的存在样式与生成方式,以至微至妙之变化为基本特征;"文"与"...
关键词:原道 文德    
《离骚》中的人格精神与美学意蕴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卫朝晖 
本文在对《离骚》中"国民政治世界"、"香草美人世界"和"纯粹精神世界"已有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美学层面就"先"、"天"、香草、美人、两次神游等作了进一步解析,突出了诗人屈原不断拓展的精神之旅自由超拔、激昂卓越的审美意蕴和人格特征。
关键词:离骚 人格 美学 飞天 神游 
诗词教学中的人格建构与实践探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0-12,18,共4页卫朝晖 马志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基金资助项目"诗词境界与人格培育"
素质教育首先是基于人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立足于德育与美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总体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标志着人的最高完善。诗词文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与人格精神为宗旨,应在感悟与阐释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创造性、和...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诗词教学 人格精神 审美感悟 
文学美育与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关系——对高等院校文学教学新走向的思考被引量: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卫朝晖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GH-03253]。
文学教学以美育为宗旨;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能力为特征。二者在力求凸显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差异性等方面存在着统一性关系,又在想象与思辨所引发的学习观念、学习过程、教学评测等方面存在着对立性关系。文学美育...
关键词:美育 体验 想象 主体性 研究型教学 
探索《庄子》的奥妙——《逍遥游》《秋水》之解读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7年第12期33-34,共2页马志英 卫朝晖 
《庄子》在20世纪的国学研究中是一个焦点。近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家论庄》(胡道静主编)就选录了胡适、冯友兰、吕振羽、郭沫若、侯外庐、任继愈、李泰菜、关锋、陈鼓应、张恒寿诸先生的著作文章,这些文章代表了20世纪庄子...
关键词:《庄子》 《逍遥游》 《秋水》 上海人民出版社 解读 国学研究 哲学研究 胡道静 
论《聊斋》狐小说的文化创新价值
《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1期8-13,共6页姚玉光 卫朝晖 
《聊斋》狐小说的文化创新价值在于,完成了狐小说在文体学上独设大类的任务;在文化的制度层面上,积极寻找农耕文化的出路,打破传统观念,把经商意识注入农耕文化;无情批判封建官本位,揭露封建官员对下又踢又咬、对上甘受羁勒的“驴”性...
关键词:聊斋 狐小说 文化 创新 
《毛诗序》的“吟咏情性”观被引量:1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卫朝晖 
《毛诗序》是在继承自上而下的文化理路的背景中首先提出“吟咏情性”这一观点的;其诗学倾向以政教功能为指归,现实目的是为了提高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也使得诗论自此走出了对乐论的依从,然而为儒家所乐道的道德境界日趋消匿。
关键词:毛诗序 情性 礼义 政教 文化 
寻找《毛诗序》的文化基壤
《晋阳学刊》2004年第1期95-97,共3页卫朝晖 
早期诗学经历了哲学化阐释期到历史化阐释期;“情性”范畴在《荀子》、《吕氏春秋》、《乐记》的不断言说下得以奠定、凸显和独立,并实现了从乐论向诗论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诗教 文化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