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华

作品数:33被引量:1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童年儿童文化童年社会学儿童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论坛》《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美与时代(美学)(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面向日常生活——论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1-31,共11页郑素华 杜文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方儿童地理学发展史研究”(20NDJC059YB)。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儿童文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当前似乎到达某种瓶颈状态。儿童文化研究在核心范畴、命题、话语构建上未有新的突破,这与儿童文化研究逻辑起点的模糊不无相关。儿童的日常生活是儿童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之于儿...
关键词:儿童文化 日常生活 逻辑起点 问题视域 
从“旧”童年社会学到“新”童年社会学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2期145-146,共2页郑素华 
一、边缘的存在:“旧”童年社会学的儿童图像“旧”童年社会学如何研究儿童、童年呢?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儿童”“童年”很少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和核心主题。即使儿童最后可能会被视为制定家庭政策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但通常家庭才是...
关键词:核心主题 童年社会学 家庭 儿童 政策 
话题、问题与视角转换:厌童症的冷思考
《少年儿童研究》2024年第1期4-8,共5页郑素华 杨倩月 
在如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关于儿童、童年的任何话题一旦迅速传播,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据作家苏小懒在社交平台上自述,2023年7月在乘坐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只是安安静静地在座位上画画,她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要管好孩子,别让孩...
关键词:社交平台 公共支持 冷思考 区别对待 视角转换 乘务员 有包容心 好孩子 
共话“儿童友好”
《幼儿教育》2023年第35期8-10,共3页郑素华 
捍卫儿童的公共空间权益2021年,我国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后,很多城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其中友好公共空间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切实保护和捍卫儿童的公共空间权益...
关键词:公共空间 权益 思考的问题 捍卫 儿童 
童年社会学视域下的儿童饮食研究
《少年儿童研究》2023年第6期100-106,共7页温艳辉 郑素华 
童年社会学带来了童年研究新视角,儿童作为能动的建构者积极构建自己和周围生活的关系,儿童中心主义让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儿童个体,“儿童体验”变得更加有魅力。童年时期的饮食总是值得回忆,就像“儿童”的发现过程一样,“童年饮食”也...
关键词:童年饮食 消费文化 饮食空间 餐桌权力 食物设计 
从“旧”童年社会学到“新”童年社会学--发展与争议被引量:7
《学前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1-17,共17页郑素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外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研究”(项目编号:12CSG0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界掀起了一股针对儿童、童年问题的反思思潮,儿童在社会学中的隐形位置被重新审视,随之诞生出所谓“新”童年社会学。与此相应,基于社会学发展历程中儿童、童年理解的客观差异,存在一种“旧”童年社会学,儿...
关键词:童年社会学 儿童 童年 
童心与教育被引量:1
《中国德育》2017年第11期31-35,共5页郑素华 
童心是极珍贵的,但又是极易蒙蔽、消逝的,教育为点亮、生发童心提供了必需的空气、水分和土壤。
关键词:童心 教育 思想品德 教育方式 
论童年的社会位置--基于结构的视野被引量:3
《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3期25-33,共9页郑素华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外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研究”(项目编号:12CSH001)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儿童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作为个体的儿童或儿童个体的发展,较少关注儿童群体的历时或共时变化;忽视从宏观上关注儿童群体及童年问题,这导致对儿童的结构性忽视。需要从"儿童"(child)研究转向"童年"(childhood)研究。基于结构的视野,童...
关键词:儿童 童年 结构 社会位置 
“儿童文化”新解被引量:9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郑素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整体视野下的儿童文化解析"(10YJC840097)
"儿童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儿童文化问题实系儿童问题。儿童文化与儿童的本性是统一的。儿童文化是现实地生成的、有序的儿童"生存—意义"体系。探析儿童文化,需要从儿童文化"局内人"的角度入手。
关键词:儿童文化 “生存—意义”体系 文化 
“童年”的话语构成:区隔、社会化与作为社会结构的童年被引量: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25-31,共7页郑素华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外童年社会学的当代进展研究"(课题编号:12CSH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童年"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呈现不是单一的,不同时代人们对童年有着不同的理解。童年定义及意义的差异,依赖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背景。在某一时期,童年可能被丰富了或被强化了;而在另一时期,童年可能却被忽略了或被贬低...
关键词:童年 话语构成 区隔 社会化 社会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