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交军

作品数:35被引量:7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说文解字》和谐性认知语言学丰富性象似性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寻根》《作家》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以龙喻人”到“以龙喻文”:《文心雕龙》“龙”义发覆
《语文学刊》2025年第1期1-32,共32页黄交军 李国英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19BYY157);2020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阶段性研究成果。
龙是中华文明的完美象征,在中国传统比兴手法熏陶下,龙作为一种常规隐喻实现了“以龙喻人”到“以龙喻文”的转变、拓展、超越。基于汉魏至六朝士子“世擅雕龙”的文学盛况,刘勰进行了理论总结并予以创新构建起中国古代文论完整体系,从...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以龙喻人 以龙喻文 龙学 
论龙部字考证与龙文化再阐释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9期75-84,共10页黄交军 李国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19BYY157),主持人:刘兴均;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主持人:明茂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主持人:黄交军;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主持人:黄交军。
龙属炎黄子孙普遍认可的文化符号、集体记忆、共同图腾,并以文字代码的形式层累凝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根脉、意识底座。考诸《汉语大字典》龙部字词,探悉古人以龙为核心构建一语义鲜明、错落有致的龙族认知范畴,有力证实了龙文化...
关键词:龙部字 龙文化 龙族范畴 崇龙古俗 褒龙情感 
汉字文化学视域下古代中华“狼”之认知解读被引量:1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1期63-74,共12页黄交军 李国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19BYY157),主持人:刘兴均;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主持人:明茂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主持人:黄交军;贵阳学院校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主持人:黄交军。
21世纪初,以《狼图腾》为代表的狼性文学席卷中国文坛,由此引发的争议发酵已久,却始终未有定论。汉字属忠实记录中华文明的珍贵史料语料,而《说文解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字典,更是生动体现东汉及以前时代中华先民仰观俯察狼等...
关键词:汉字文化学  《说文解字》 图腾崇拜 
纵死犹闻侠骨香:《说文解字》侠文化精神蠡测被引量:4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7-71,共15页黄交军 李国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商周金文名物词研究”(19BYY157),主持人:刘兴均;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主持人:明茂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主持人:黄交军;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主持人:黄交军。
侠属一种隐性文化,在民间极有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学影响深远。《说文》作为中华字书元典反映着史前至东汉炎黄子孙的五经话语体系,故以《说文》涉侠字词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武术文明、社会正义与天下兴亡等三个方面集中剖...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字文化精神 武术文明 社会正义 天下兴亡 
从日常炊具到至尊神器——论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形象流变被引量:2
《寻根》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黄交军 李国英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体语言生活调查研究”(18CYY020);2020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语言类型学视阈下贵阳方言声调的实验研究”(20GZZD42);贵阳学院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阶段性研究成果。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鼎,溯其源,乃"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鼎部》)。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最初鼎是华夏先民用于煮食烹饪的炊具馔器,其型态主要有三足圆鼎、四足方鼎两类,铸造材料有陶...
关键词:炊具 铸造材料 中国古代文化 形象流变 烹饪 烧烤 熟食 
鼠行天下:认知语言学理论视阈下“鼠”之文化诠辩被引量:13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2-65,共14页黄交军 李国英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体语言生活调查研究”(18CYY020),主持人:杨菁;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2016ZC011),主持人:黄交军;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10976200903),主持人:黄交军。
鼠乃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与人类关系匪浅,国民与其情感态度呈现冰火两重天的迥异反差,而认知语言学是当代语言学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对诠释辩证语言及文化现象展示出超强的生命力、洞察力与说服力。以《说文解字》内与鼠有关的...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说文解字》 原型范畴 象似性质 隐喻修辞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蛇”之文化阐幽被引量:17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5-99,共15页黄交军 李国英 
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项目主持人:黄交军;项目编号:10976200903);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创新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份困惑与民族秘史--话说贵州穿青族的前世今生(项目主持人:黄交军;项目编号:201411)
以《说文》中与蛇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视域,在类典型、象似性、隐喻性等角度考察了中国初民的蛇文化意识,发现初民对蛇分类精细、认知充分,蛇乃古代中国绝大多数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类的原型。蛇类诸字围绕中心成员通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蛇文化 类典型 象似性 隐喻性 文化模式 
《山海经》西王母“戴胜”正解被引量:1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21-36,共16页黄交军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青年项目立项资助课题:道家生态文艺思想研究(13QN111);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课题:<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976200903)
有人将"戴胜"释为头戴干戈之类的兵刑之具,结论失当。文章结合"层累造史说"史学理论与"礼失求诸野"调查法则,立足《山海经》原典,对照卜辞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材料,对"戴胜"一词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觅其正解。诸多文献史料语料充分表...
关键词:《山海经》 戴胜 西王母 正解 层累造史说 礼失求诸野 
汉字文化学视野下中国先民的三才全息意识解读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1期98-106,共9页黄交军 
贵阳学院院级项目"<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976200903
以《说文》中与"天、地、人"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崇数、敬天、厚地、尊人、尚德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先民的全息意识,发现中国先民的三才全息意识具有丰富性、和谐性、系统性。一部天地人合一的历程其实就是一部中...
关键词:《说文解字》   人(三才) 全息 丰富性 和谐性 系统性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龙的汉字文化解读被引量:15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55-62,109,共8页黄交军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青年项目立项资助课题"道家生态文艺思想研究"(课题编号:13QN111);贵阳学院院级项目立项资助"<说文解字>与中国先民生态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976200903)
以《说文》中与龙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原型、象似性、隐喻等方面考察龙族字词的形、音、义,发现龙的原型为上古一种大型爬行类动物,其主要特征通过象似性投射到社会各个方面,并因频繁使用具有隐喻的修辞功能,成...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原型 象似性 隐喻 文化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